隨著天津自貿區建設加速和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天津港這座擁有30萬噸級深水航道的全球第四大港,成為京津冀地區越來越多貨商、船商選擇航運進出口的重點。
4月13日清晨7點,五輛裝載著新型低碳不銹鋼火車車廂的大貨車,駛入天津港碼頭。在這里,五個“大家伙”將乘坐國際貨輪駛往埃及,這也是中國中車有限公司出口埃及的首批火車車廂訂單。隨著天津自貿區建設加速和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天津港這座擁有30萬噸級深水航道的全球第四大港,成為越來越多貨商、船商選擇航運進出口的重點。
作為我國北方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天津自貿區是包括上海自貿區在內的“四朵金花”中面積最大的,達到119.9平方公里,范圍涵蓋東疆保稅港區、中心商務區和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三大片區。天津自貿區作為國家戰略,與“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形成“五大戰略”機遇疊加優勢,備受世人關注。
貿易新規則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天津市長黃興國就表示,今年天津將打造“津新歐”、“津蒙俄”等港口運輸通道,建設綜合港口航運樞紐,利用自貿區建設契機,探索新的投資與貿易規則。
“天津自貿區首先要服務 一帶一路 國家戰略,與中韓自貿區對接,中韓十分之一以上的貿易發生在天津,天津在自貿區投資管理、貿易管理等模式上都能與中韓自貿區貿易自由化發展相契合。”天津自貿區方案起草小組成員、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恩專告訴記者。
從去年開始,天津港就推進海鐵聯運中心等新一批項目的建設,推進貿易全球化和通關便利化。以前,從韓國、日本進口的汽車、裝備需要通過海運至芬蘭,再轉運至哈薩克斯坦;如今,貨物可先運至天津港,再通過這里的鐵路國際班列走亞歐大陸橋運至哈薩克斯坦,運輸時間從70天減少至10天。
通關便利,是促進對外貿易的重要手段。記者了解到,原本貨物需要先報海關,在得到海關的放行許可之后,才能夠進入保稅區,這個過程就要兩到三天時間。而現在,則是先進區,后報關。這看似簡單的流程改變,給企業帶來的則是成本的大幅縮減。
“我們的貨物到了港口,一般是先放在堆場,堆場時間存放越短,付給堆場的費用就越少。”北京東隆聯合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進口業務負責人溫喜壯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不久前從澳大利亞進口了四噸三文魚,但由于冰鮮水產品的保質期很短,時間就是金錢,越早辦完通關,風險就越低,“沒想到半個小時,通關手續就辦理完畢。”
目前,天津海關已全部實行無紙化運作,并推動京津冀區域通關一體化,提升通關效率。天津海關關長李佩林告訴記者:“目前,天津海關已成功復制上海自貿區監管11項創新制度,在此基礎上推出如先入區后報關、區內自行運輸、批次進出、集中申報、期貨保稅交割等新規則。下一步,我們將推出更多具有獨創性的監管制度,進一步彰顯天津自貿區的改革創新與開放活力。”
就近“海淘”
天津自貿區整體位于天津濱海新區內,占濱海新區總面積的5.3%。在自貿區內,貿易便利、投資自由、金融開放、行政精簡等多項改革創新已經開始進行試驗,區內外的企業開始尋找商機。
在東疆保稅港區,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注冊企業增加了1000家,總數突破4000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企業落戶東疆。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東疆已累計注冊租賃公司971家,累計注冊資本達581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融資租賃業重要聚集地之一。在中國,以租賃貿易方式引進的飛機中,十架里有九架在東疆完成。
其實,早在2007年12月,東疆保稅港區一期封關運作,天津就將自由貿易港區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并提上議事日程。東疆保稅港區30平方公里區域,也成為自貿區規劃“雛形”。直到如今,天津自貿區的版圖已從東疆擴至現在的幾乎4倍。
“市場上售價10元左右的500毫升的德國產黑啤,這里售價5.5元。烏拉圭的牛碎肉這里19元一斤,比網上買便宜一半。”在東疆商品直營中心600平方米的展示大廳里,市民王蘭正在享受自己的“海淘”之旅。記者看到,這里的商品類型以進口食品為主,涵蓋來自德國、法國等全球20多個國家的紅酒、礦泉水、奶粉、保健品等千余種進口商品,每件商品都貼有一個由質檢和海關部門制作的二維碼,王蘭通過掃碼,就能讀出商品的品名、規格、產地、生產日期、衛生證書等信息,“這里商品的質量很有保障。”
直營中心負責人劉清山告訴記者:“與傳統模式不同,東疆商品直營中心向上直接對接境外生產企業,向下直接面向消費者,省去了產品流通中的眾多環節和物流成本,商品價格平均下降30%。”
據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主任張愛國透露,東疆港已經成為水果、凍肉、水產品、糧食、汽車五大類商品的指定進境口岸。自貿區揭牌后,東疆還將開展平行汽車進口、藝術品免稅展銷等諸多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探索與創新。
一枚公章管審批
去年9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天津考察,其中一站正是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的辦事大廳。濱海新區成立了全國首個“行政審批局”,將分散在18個不同單位的216項審批職責歸并到一個部門,由一枚公章取代了109枚公章。在這里,李克強總理見證了109枚公章被永久封存。臨走前,總理囑咐道:“這些公章今天被貼上了封條,就絕不能再打開,不能變相給老百姓 設門檻 。”如今,這些被封印的公章已經“長眠”在國家博物館。
4月10日上午10點,一家從事城市互聯網建設的企業負責人曹川走進審批中心,辦理企業的注冊手續。他將企業注冊材料送到了經辦人員程俊霞的手里。當接到材料的那一刻,程俊霞立即對材料進行了預審,她在五分鐘內對多份材料進行審核,并一次性告知企業材料是否齊全,填報是否有誤。材料沒有錯誤,預審當場完成,意味著企業注冊進入了正式審批。而在濱海新區行政審批局成立之前,程俊霞在窗口的工作只是一個收件動作,預審工作都在后臺完成,需要耗時五個工作日。
在程俊霞的桌子上,放著一本《審批標準化流程》冊子,上面細致記錄著200多條辦事指南細則,哪些事項可辦、多長時間必須辦完、提交哪些材料一目了然。“這個流程各個部門都整理了一本,通過標準化減少自由裁量權。”她說。
“新的審批模式大大縮短了我們立項審批的時間,我們也要簽署承諾書,對政府承諾,進行行業自律。”曹川說,承諾書將成為企業“信譽標簽”,連同審批結果一并通過網絡告知監管部門,面向政府和社會公開,“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處處受限”。
天津自貿區掛牌后,申請人能夠在各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實現一天內辦齊企業設立的所有手續,并實行雙盲式審批,也就是說審批人不知道是誰提交過來的文件,申請人也不知道是誰來進行審核的,從而避免審批過程中“請托說情”等暗箱操作。
不論是海關的監管改革,還是“一枚印章管審批”、“雙盲審批”,都指向同一個內涵:政府如何通過監管的智慧,將有效資源發揮到最大效能。激發企業的誠信經營,鼓勵社會的全面監管,并將權力置于陽光下。政府也由單向的監管向合作、互信、服務轉變,提供并保障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劉恩專告訴記者:“簡化、協調、透明,天津自貿區依托于京津冀產業、區位等優勢,更具有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特色,也將形成與上海不同的亮點。”在不久前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會”上,天津市副市長閻慶民曾表示:“天津已在政策和制度上做了充分的梳理,天津自貿區的負面清單跟上海差不多,第一步能達到140多條,逐漸再來梳理,關鍵還在于未來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