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提出的創新舉措,國家已將其列入中央一號文件。從田園綜合體內涵出發,論文分析了各個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明確共生沖突的表現形式,從而構建出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共生機制,以促進田園綜合體和諧發展。
眾所周知,黨的十九大報告已將鄉村振興戰略列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之一。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困擾我國經濟發展多年的“三農”問題,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相互協調發展,而且可以大力挖掘中國鄉土文化特色,重構中國鄉土文化體系。為此,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其中試點推行“田園綜合體”是近兩年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田園綜合體有利于三大產業有效融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2017年2月國家已經將“田園綜合體”列入中央一號文件,大力支持條件成熟的地區發展田園綜合體。
一、田園綜合體的提出
田園綜合體作為新鮮事物,最早出現在2012年,由東方田園創始人張誠提出,指出田園綜合體經營的核心思想是將農業、文旅、地產有效結合起來,青山綠山與鄉愁都要留住。自此,一些專家學者也發表了自己看法,如重點從田園綜合體的建筑特色、色彩搭配角度提出了相關策略;分析了田園綜合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新模式;于小琴(2017)對規劃設計中的田園綜合體新模式進行了探討等。但是,關于田園綜合的研究還缺乏缺乏縱向跟蹤、微觀現象分析,僅限于個別學者從自身研究方向出發,未能從理論高度對田園綜合體進行科學定義和深入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田園綜合體是在鄉村旅游、休閑旅游、特色小鎮等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鄉村產業發展模式。具體來說,田園綜合體是依托特定的空間環境,以滿足休閑者(包括旅游者)觀光、休閑、體驗為核心功能,將農業、工業、服務業有效融合起來的新模式。因此,田園綜合體首先需結合當地空間環境特征進行合理布局,保持好自然生態和環境資源有效開發之間的平衡;其次,田園綜合體的服務對象是休閑者或旅游者,為其提供親近大自然,領略地方特色鄉土文化為主要目的;第三,田園綜合體是產業融合的結果,是“農業+”優勢在鄉村經濟發展中的延伸,符合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規律。
二、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及其利益訴求
田園綜合體作為新型“農業+”綜合發展模式,涉及利益相關者眾多,已出現利益相關者多元化趨勢,不同利益相關者利益訴求也有所差異。
(一)休閑主體及其利益訴求
休閑主體是田園綜合體服務對象,也是其賴以生存的根本。田園綜合綜合體主要依托當地的資源稟賦,根據客源的休閑需求或旅游消費需求創建的綜合產品體系。無論旅游配套設施建設,還是特色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產品打造與完善,都為休閑主體服務。田園綜合體休閑主體包括兩類人群,一類是當地休閑者,另一類是旅游者。國家大力推行鄉村振興戰略核心思想是不斷提高鄉村的居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而田園綜合體建設不僅可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園社區,優化鄉村現代生活環境,還可以大大豐富居民的娛樂生活,提高生活質量。另外,近些年來城市發展迅速,人口越來越集中,到處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活動空間日益狹小,鄉村的青山綠水,獨特的民俗文化,古樸野趣的鄉村生活,加之多年縈繞在心頭的濃濃鄉愁已經成為吸引城市居民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田園綜合體正好可以滿足旅游者這些消費需求,提高旅游休閑體驗質量。
(二)開發企業及其利益訴求
田園綜合體開發企業是參與開發建設田園綜合體所有企業的總稱,屬于開發主體。田園綜合體涉及循環農業、創業農業和農事體驗等相關企業,服務內容涵蓋了休閑主體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環節。一般來說,開發企業具有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開發企業出資入股合作社,為合作社各類產業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指導,并且進行專業化科學管理,引領綜合體向健康方向發展。開發企業的利益訴求體現在通過企業參與投資開發經營行為,獲取一定的利潤。
(三)當地政府部門及其利益訴求
田園綜合體建設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在國家“三農”政策的基礎上,發布并監督實施發展田園綜合體相關政策與法律,指導農民自發進行管理,目的在于發展地方經濟,縮小城鄉差距,以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四)當地居民與村集體及其利益訴求
當地居民包括原住居民和新居民兩類,其中以原住居民為主。當地農民是發展田園綜合體的實際受益者,也是農民合作社的主要參與者和管理者。由于田園綜合體休閑地產的興建,優美的生態鄉村環境會吸引一大批外來居民來此購房置業,居住下來,成為這里的新居民。一方面農民通過參與農民合作社具體經營活動,如企業生產活動、手工業制作活動等,獲取一定的報酬;另一方面當地居民需自覺遵循合作社相關規定,維持整個系統健康發展。村集體將農民合作社與農民有效聯系起來,也是當地居民的另一種身份。根據我國目前的土地制度,村集體是鄉村土地的所有者,通過土地入股田園綜合體形成農民合作社,以便順利開展田園綜合體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保障當地居民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訴,田園綜合體各核心利益相關者之間關系十分密切,只有多方合作共同參與,才能保障田園綜合體健康發展。與此同時,田園綜合體各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及其利益訴求
三、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共生沖突分析
(一)休閑主體與開發企業及當地居民之間的共生沖突
休閑主體既是田園綜合體的體驗主體,又是田園綜合體服務的對象,追求的是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這些產品與服務均由相關開發企業提供,開發企業的性質決定了企業最終目的在于追求利潤最大化。休閑主體與企業的關注點不同,一些企業產品在類型、開發程度、數量、質量等方面與休閑體驗期望值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共生沖突便在休閑主體與相關開發企業之間產生。
田園綜合體的鄉土氣息吸引著很多久居城市的游客,游客的到來一方面為當地居民增加就業機會和旅游收入,提高了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活動空間也不斷受到擠壓,尤其是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更容易引起不良的示范效應,導致當地居民對游客的反感,造成旅游者與當地居民的共生沖突。
(二)開發企業與當地政府及居民之間的共生沖突
開發企業作為田園綜合體經營管理的主體,是田園綜合體正常運轉的生力軍。開發企業具體業務的順利開展需要當地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保駕護航。一方面體現在硬件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田園綜合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社會治安等狀況都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基礎條件,需要政府牽頭為企業打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另一方面當地政府鼓勵相關企業的開發政策,在田園綜合體開發初期,企業投入大,更需要政府在資金、稅收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政府缺位的現象,不僅出現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周邊環境衛生條件差等問題,而且在開發過程中,容易將一些本該政府承擔的成本轉嫁給相關企業,加大了企業壓力,開發企業與當地政府共生沖突便會產生。
田園綜合體開發企業在注重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應當擔當一定社會責任,增加當地居民參與綜合體開發與管理機會,重視他們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等。但是在實際經營中,開發企業往往只注重自身的經濟利益,忽視當地居民的主體地位,提供的工作也往往是一些低收入的工種,對當地居民參與管理權和反饋的意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引發開發企業與當地政府及居民之間的共生沖突。
(三)當地居民與政府及村集體之間的共生沖突
當地居民之所以支持建設與發展田園綜合體是因為其帶來的綜合價值。通過建設田園綜合體,相關產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利益,不斷提高和完善當地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傳承當地的傳統文化等。與此同時,也可以豐富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增加參與管理田園綜合體的機會。但是,在田園綜合體實際運營中,政府或村集體作為田園綜合體的宏觀調控者,存在一定自利性,容易忽視自己對當地居民的職責,出現政府、村集體與居民爭利的現象,使居民的經濟利益、文化環境權益、政治權益在不同程度上受損,從而造成當地居民與政府及村集體之間的共生沖突。
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共生機制構建
根據以上核心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主要從利益協調機制、利益共享機制、責任共擔機制和利益保障機制等四個方面構建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共生機制,如圖3所示。
(一)利益協調機制
利益協調機制是田園綜合體正常運營的前提和基礎。利益協調者機制一方面體現在政府轉變政府職能,在規劃、調控和調控層面發揮積極作用,引導其田園綜合體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田園綜合體開發建設,出臺和完善相關田園綜合體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為田園綜合體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積極發揮市場調節機制。市場機制作為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涉及市場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和風險機制等要素,對維持市場經濟平穩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市場調節機制直接影響著田園綜合體中各類產品的供求關系、價格水平、競爭態以及可能存在風險。重視市場調節機制在田園綜合體產品開發、需求與供給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各類資源優化配置。
(二)利益共享機制
利益共享機制直接影響著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機制可以極大地提高核心利益相關者參與的積極性。縱觀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所關注的利益焦點,利益共享機制應從利益表達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和利益補償機制構建。其中設立利益表達機制的目的在于使各核心利益相關者向外界表達利益訴求,利益信息更加透明化,為此,需要建立一個能夠暢所欲言的共享溝通渠道或平臺,各利益相關者代表都有權利參與并表達利益訴求,尤其特別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利益分配機制是核心利益相關者關注的核心所在,設立利益分配機制有助于提高核心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的熱情。利益分配機制需從收益分配、就業機會分配、教育培訓機會分配等角度入手。具體來說,確立核心利益相關者對田園綜合體利潤分紅的控股比例,適當提高村集體和當地居民的控股比例,突出其主體地位;不斷增加就業機會。在政府主導下,配套田園綜合體相關政策,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在保障當地居民優先被雇傭的基礎上,鼓勵當地居民自主創業;重視教育培訓機會分配公平,教育培訓內容應包括國家發展田園綜合體相關政策法規、參與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升等。教育培訓意味著田園綜合體整體服務質量的提升,不僅需要關注開發企業員工的教育培訓,更應加強對當地居民的教育與培訓。
利益保障機制是為了順利實現以上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利益保障機制一方面制定與保障機制相關的規章制度。以規章制度的方式保障各個核心利益主體表達利益訴求、利益分配機制和利益補償等權益,尤其是保證弱勢群體——當地居民能夠作為股東參與田園綜合體的經營與管理工作。另外,旅游者作為影響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外部性力量,其反饋意見也至關重要,有利于改進田園綜合體產品與服務質量,是獲利的關鍵,因此需要專門設立游客利益保障制度,保障旅游者的權利的真正實現;另一方面設立核心利益協調評估機構。協調機構成員構成包括各核心利益相關者代表,并誠摯邀請行業內專家學者、新聞媒體、相關網友等參與利益協調機構,進行矛盾評估,決策共商。在該機構中,政府應起監督、協調作用,協調各方面的矛盾沖突,保證實現各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四)責任共擔機制
田園綜合體各核心利益相關者在享受各項權益的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義務。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振興發展中涌現的新事物,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更沒有形成成熟的發展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如環境污染、噪音污染、哄抬物價等。為此,有必要設立責任共擔機制來解決這些共同面臨的問題,成立責任共擔機構,加強對核心利益相關者的教育培訓,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環境保護,并從田園綜合體利潤中抽取一定比例資金作為責任分擔金來處理這些問題。同時,要求核心利益相關者之間相互監督,加強合作與交流,以理性的態度處理共同面臨的挑戰。
以上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共生機制是在分析其利益訴求的基礎上進行的構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田園綜合體和諧發展。作為國家振興鄉村經濟推出的新舉措,田園綜合體對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將發揮重要的作用。(來源:王紅寶 楊建朝 李美羽)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