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2018年中央1號文件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有關部署要求,至《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打造1000個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鎮)目標,及相關政策正逐步一一落地。
2019年將引來基礎建設一個新的征程。
在這之前我們一起先看一下《規劃》中鄉村提到的四個類別:
1、集聚提升類村莊
集聚提升類村莊是指現有規模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將存續的一般村莊,占鄉村類型的大多數,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對這類村莊,要科學確定村莊發展方向,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有序推進改造提升,激活產業、優化環境、提振人氣、增添活力,保護保留鄉村風貌,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鼓勵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強化主導產業支撐,支持農業、工貿、休閑服務等專業化村莊發展。從產業、生態、人居環境等多方面實現村莊的振興發展。
2、城郊融合類村莊
城郊融合類村莊是城市近郊區以及縣城城關鎮所在地的村莊,具備成為城市后花園的優勢,也有向城市轉型的條件。
綜合考慮工業化、城鎮化和村莊自身發展需要,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在形態上保留鄉村風貌,在治理上體現城市水平,逐步強化服務城市發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滿足城市消費需求能力,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實踐經驗。
3、特色保護類村莊
特色保護類村莊是指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是彰顯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這類村莊要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努力保持村莊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切實保護村莊的傳統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筑。
4、搬遷撤并類村莊
搬遷撤并類村莊是指對位于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村莊,因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搬遷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可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宜居搬遷、農村集聚發展搬遷等方式,實施村莊搬遷撤并,統籌解決村民生計、生態保護等問題。
搬遷撤并類村莊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完全不適宜居住,不適宜發展生產的地區,如果繼續發展生產就會破壞生態,對這些地區,只能通過生態移民,異地搬遷的形式;
一類是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已經出現空心化的村落。
這類村落相對來說土地條件不是特別好,但土地、耕地還是有用,因此這類村莊的生產功能可以保留,土地可以進一步集中,發展現代農業,它們的人口也可以往集聚提升類村莊集中。
我們再看一下《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實施方案》中的總體目標:
圍繞解決制約鄉村振興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著力創新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應用一批先進實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廣一批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一批科技引領示范村(鎮),培育壯大一批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建立健全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制度政策,基本滿足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對新品種、新裝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有效供給的需求。力爭通過一段時間努力,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顯著提高,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科技支撐引領產業發展的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農村生活環境顯著改善,農業農村人力資源充分開發,專業化社會化科技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認為鄉村振興這次國家的行動是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其振興是在我國工業取得一定的陳果之后。這樣就決定著這次建設的起點無論新型農業,服務,農業科技都在一個高起點上,以生態優先,科技,地域特色結合,形成新的各類型局部合理的產業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無論是城市或鄉村發展都離不開基建工作,尤其是對“生態優先”的發展原則,排水,排污,供水等等將一一需要首先考慮解決;同時對于種植,與養殖區域,現在代灌溉等方式,理念會將被大量引入。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