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已經發展7年之久,自2012年阿里布局農村電商之后,農村電商才逐漸被政府、創業者,農民關注。
當然,農村電商的發展備受關注,還有一點重要的原因:政策助推。
自2015年,國家頂層設計“互聯網+”,幾乎每年或每個三農的政策都會涉及“農村電商”。
然而,農村電商只是工業品下鄉的一個過程,農產品只是一小部分。
早前就有一個數據披露,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自2016年7月進駐東陽以來,累計成交總額達6500多萬元;京東進駐東陽,2016年累計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而這其中的數據絕大部分都是由下鄉的工業品貢獻的。農產品上行只是占很少的比例。
如此的事事的確讓我們尷尬了。
對于這種囧況,阿里的負責人表示:目前東陽的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缺失較為嚴重,農產品一旦在網上打開銷售渠道,銷售規模將是上百倍、千倍的增長,目前大多數農產品都是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必然面臨規模化、標準化的瓶頸,根本供應不上,如果匆忙做出來,必然導致品質下降。
此外,東陽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差,農村電商人才匱乏也影響了農產品的上行。
所以說:農村電商基礎設施、人才,物流成本、乃至優質的農產品都是決定農村電商生死的關鍵要素。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自身的自身的局限性或者說格局不高。
但從總體來看看,很多做農村電商都是沖著補貼去的。
試想想,一個藍海的行業,還需要獎勵或者激勵嗎?!
但很農村電商的蹩腳的現象:電商現金激勵。
在國家層面:
據了解,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后,將享受國家相關政策和資金在促進農村產品上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等方面的支持,每個入選的示范縣將獲得中央資金1500萬元,驗收合格后將再撥付500萬元,示范期為2年。
地方層面:
2017年,山東麻城市出臺《關于進一步明確產業精準扶貧獎補政策的通知》,對帶動電商就業市場的主體和貧困戶創業的電商個人進行獎補有合作社通過申報,獲得獎補5.2萬元。截止目前,山東麻城市已兌付2017年度電商獎勵資金209萬元,涉及主體324家。
還是這句話!能賺錢的行業,還需要激勵嗎!?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大家警惕!就是農村電商速度放緩!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農村地區網網絡零售規模不斷擴大,全國農村 網絡零售額 達到632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4%,占全國 網上零售 額的比重為15.5%,增速高于全國水平4.3個 百分點 。
從歷年統計數據來看,與前幾年近乎年均100%的增速對比,2017-2018年農村電商增速實際有所放緩。
中機院認為放緩有3個原因:1)農村電商市場區域飽和;2)農村電商處在轉型階段,或者觀望期;3)鄉村新零售的發展,體驗經濟逐步升溫。
農村電商已經進入調整期,未來風云將會再起!
因此,在農村電商拐點已至當下,機會需要靠自己,我們應該走這5條路:
1、千萬別建平臺,投靠大平臺
我們研究過幾十個做農村電商創業的案例,他們都有共性就是投靠大平臺。
比如:京東、農村淘寶、樂村淘、匯通達、蘇寧..這些農村電商平臺已經全國覆蓋,除了大流量之外,他們的物流真的很快。
所以,農村創業者可以與這些頭部農村電商平臺簽約,農產品不愁賣不出去。
2、選品一定要做地標農產品
這個時代講究“我知道”,尤其是農產品進城市,地標農產品更具有市場力和用戶認可度。
當然,地標農產品很大部分由縣域政府與農村電商簽約。但,農村創業者可以借助地標產品做細分品牌。
比如:陽澄湖大閘蟹的蟹趣、蟹公館;五常大米的“龍米”、“圣上壹品”
這些地標農產品中的創業者通過自建品牌,從而走出屬于自己的品牌營銷之路。
3、深挖體驗經濟
體驗經濟已經成為農村電商中重要的部分,尤其是農產品上行。
比如:福建某個農產品操盤者借助眾籌的方式把自己100多畝果園賣出去了,之后通過可視農業的方式,并定期邀請用戶來果園體驗和游玩,從而提升果園與用戶的互動,也提高了農產品品牌認可度。
農村創業者借助體驗經濟可以快速拉近城市用戶的信任度,從而拉倒農產品銷售。
4、做好供應鏈管理
農產品供應鏈包括產品源頭、品牌、設計、包裝、渠道、物流等內容。農村電商的農產品上行必須要從供應鏈來賦能。
比如:借助品牌保證或者打造溢價農產品。我們接觸過幾個案例妮妮紅、村官雞、有客瑤來、石榴品牌“赤焰”等都在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上有有獨特的方法,尤其是品牌再造上高人一等。
5、新渠道建設
相比之下,農產品電商渠道還是比較傳統,比如訂單農業、網店等這些渠道還是建立在強大品牌勢能。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農產品營銷不能忽視新媒體的工具。比如:微信、自媒體(今日頭條)、火山小視頻、抖音、眾籌吧等新媒體平臺。
在傳統渠道建設的成本大,都需要投入人力和財力。因此,新媒體營銷成為諸多農村創業者的首選。
比如:今日頭條的巧婦9妹、抖音的麗江石榴哥等
這些農村創業者借助自媒體打造品牌,避免與大平臺競爭,走上一條“輕”渠道之路。
總結一下,農村電商是大勢所趨,但拐點已至。農村創業者需要在品牌,渠道,供應鏈,營銷等方面重新,做“輕”自己,路才會更加精彩。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