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田園綜合體的內涵特點
1、是一個環境優美宜人的地方
這是綠色化價值取向的要求,是田園綜合體的第一特征和要義。只有優美宜人的環境,才能吸引人、留住人。一個好的田園綜合體,就是要讓人回歸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一點,應在規劃的有效指導和管控下,通過原汁原味的自然環境、富有個性的景觀布局、別具一格的建筑式樣、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等,去進行設計、建設和展現。
2、是一個文化根脈突出的地方
一個只有自然風光而缺乏人文氣息的地方,是難以吸引人的靈魂的。就像一個人一樣,如果只有外在的長相美而沒有精神的長相美,是令人難以信服的。所以,建設田園綜合體,不僅要最大限度呈現所在區域的自然之美,也要深度挖掘所在區域的人文之美,從而形成兼具表里之美、給人雙重享受的地方。為此,要在文化植入上下功夫、做文章,對地方物質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傳說故事等進行深度挖掘和梳理,在田園綜合體予以展示。
3、是一個休閑旅游度假的地方
從田園綜合體的服務功能來講,最直接、最基本的應當是觀光旅游。所以,必須從旅游的角度出發來打造田園綜合體,統籌考慮“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和需求,讓消費者到田園綜合體,有特色美食可吃、有鄉村民宿可住、有便捷交通可行、有優美景致去游、有土特產品可購、有好的項目去娛。而且,要從旅游消費升級的需求出發,增加體驗性、休閑性的旅游設計,讓傳統的觀光旅游向新型的休閑度假旅游轉變。
4、是一個多業融合支撐的地方
應當說,旅游只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切入點和非常重要的內容,而不是全部內容。要提高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含金量,保持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持續性,還需要在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功夫。就是按照資源整合的理念,采用“旅游+”的思維和模式,以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等為基本依托,推動旅游與農業、林業、農產品加工、特色產品開發、文化、體育、康養等產業進行融合,使一二三產業在田園綜合體相互關聯、形成鏈條、融合發展,構建起一個多業并舉、有效增值的產業綜合體。
5、是一個創新發展模式的地方
田園綜合體建設涉及財政支農投入機制、農村金融創新、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設用地保障、經營模式創新等諸多領域,需要在規劃建設中既貫徹執行好上級的政策規定,也從實際出發進行先行先試。所以,建設一個好的田園綜合體,也是發展模式的一種創新。通過試點示范的辦法,可以有效解決相關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有效路徑選擇
建設田園綜合體既是一個重大理論課題,也是一個復雜的實踐問題,如何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走出有效路徑,創出一片新天地,有這樣幾個方面非常重要,值得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加以考慮。
1、宜試點示范,不宜遍地開花
這也是“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求。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的導向出發,田園綜合體應當是一種有質量、有品位的有效供給,而有效供給的特征在于精而不在多,只有精品才會吸引人,否則就會流于一般化。所以,田園綜合體建設千萬不可大干快上、遍地開花,而消耗了十分寶貴的土地資源,成為無人問津的無效供給。
2、宜優選區域,不宜降格以求
通俗地講,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這里面存在一個條件適應性的問題。如果不講條件、隨意建設,必然導致雜亂無序、低質無效。所以,在一定的鄉村區域范圍內建設田園綜合體,應進行科學、合理、優化的選址,使田園綜合體真正建在最適應的地方。這種適應,就是要從供給適應需求的角度出發,選擇那些“得天獨厚”的地方建設田園綜合體,既最大程度發揮所在區域的比較優勢,也最大程度吸引消費者前來消費。也就是說,每一個地區都應把最美的田園展示給外界,成為自己的形象名片。
3、宜重在田園,不宜大搞建設
顧名思義,田園綜合體,生于田園、長于田園,展現的就應當是田園之美。這一點,是建設田園綜合體始終不能偏離的方向。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堅持綠色化的價值取向,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景觀改造、文化植入和設施完善等,讓田園的地貌、形態、肌理等得以更好地提升和展示,根本上要留住田園的山、水和鄉愁。為此,在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過程中,要堅決防止大拆大建的所謂“宏大敘事”,更不能借機搞變相的房地產開發,毀了田園的原汁原味之美。也就是說,可以讓少量的鋼筋水泥掩沒在美麗的田園之中,而不能讓大量的鋼筋水泥包圍了美麗的田園。
4、宜精心規劃,不宜放任自流
田園綜合體建設必須堅持規劃先導、規劃引領、規劃管控。一方面,通過規劃來確定田園綜合體的功能定位、風貌特征和實際內涵等,作出一個好的頂層設計和建設大綱;另一方面,把規劃控制在一定的尺度范圍內,對建什么、怎么建、建到什么程度等,都有一個合理的界定和限制。一句話,在好的規劃指引下,才能建出一個好的田園綜合體。
5、宜彰顯特色,不宜過于同質
不同的田園綜合體,應該有不同的特色。只有彰顯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才能符合有效供給的方向,達到吸引人的目的。對于特色的設計和打造,可以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入手,進行個性化的展示。自然方面,應以原汁原味為基本遵循,展現一方水土的天斧神工和天生麗質,讓人看出“人無我有”的獨特性;人文方面,應將地方物質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傳說故事等元素進行有效植入,讓人同樣感受到 “人無我有”的獨特性。這種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必然是令人神之以往、留連忘返的地方。
6、宜市場主體,不宜行政指令
“中央一號”文件說,建設田園綜合體要“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這表明,在推動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把主體擺清楚,尊重群眾的意愿,暢通民意的渠道,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來開展工作。當然,農民合作社是市場力量的一種代表,也包含了引入一些其他投資方參與的信息。對地方政府來講,特別需要注意和防止的是,不能搞指令性計劃和拉郎配,把市場行為變為政府行為,任意大建大造田園綜合體,造成執行政策的偏差和失誤。
7、宜改革聯動,不宜短期行為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