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城)鎮包括特色小鎮、小城鎮兩種形態。特色小鎮主要指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特色小城鎮是指以傳統行政區劃為單元,特色產業鮮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建制鎮。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相得益彰、互為支撐。發展美麗特色小(城)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動能轉換,有利于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城鎮化對新農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
2016年8月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文《關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鎮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要打造1000個特色小鎮。通知只是對2016年各省(區、市)的推薦條件及數量做了明確規定,但對各級政府最感興趣的“資金”,通知卻并未提及。直到10月14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一批127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一系列資金扶持政策才陸續浮出水面....
中央部委
其中,《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號)在組織領導和支持政策中提出過兩條支持渠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支持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
▲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相關部門雖然出臺了一系列小城鎮方面的政策文件,但除了“十二五”期間財政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資金上支持過一批綠色低碳小城鎮外,很少有資金支持。
應當說這是中央財政資金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對小城鎮建設給予支持,具有十分強烈的導向意義,說明中央相關部門確實把特色小鎮放到了新型城鎮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上。
1、國家發改委資金支持政策
關于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實際上在三部委文件出臺之前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專項建設基金的第19項“新型城鎮化”一項里面,有“特色鎮建設”這一子項,其他幾個子項也與特色小鎮建設相關,分別是:
19.1 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地區的中小城市
19.2 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地區
19.3 少數民族特色小鎮。
2016年10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美麗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規劃[2016]2125號)表示將加強統籌協調,加大項目、資金、政策等的支持力度。
2、中央財政獎勵政策
文件只說了中央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適當獎勵,這方面暫時還沒有出臺具體辦法。
3、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貸款
農業發展銀行對于特色小鎮響應最早,2015年底就推出了特色小城鎮建設專項信貸產品。中長期政策性貸款主要包括集聚城鎮資源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建設兩個方面。
2016年10月1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關于推進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鎮建設的通知 》(建村[2016]220號 )進一步明確了農業發展銀行對于特色小鎮的融資支持辦法。住房城鄉建設部負責組織、推動全國小城鎮政策性金融支持工作,建立項目庫,開展指導和檢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進一步爭取國家優惠政策,提供中長期、低成本的信貸資金。
支持范圍包括:支持以轉移農業人口、提升小城鎮公共服務水平和提高承載能力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土地住房、基礎設施、環境設施、文教衛設施、商業設施、其他;為促進小城鎮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撐的配套設施建設(生產、展示、服務)。
優先支持貧困地區,以貧困地區小城鎮建設作為優先支持對象,統籌調配信貸規模,保障融資需求。
建立貸款項目庫。申請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小城鎮需要編制小城鎮近期建設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相應分支機構提出建設項目和資金需求。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省級分行應編制本省(區、市)本年度已支持情況和下一年度申請報告(包括項目清單),并于每年12月底前提交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同時將相關信息錄入小城鎮建設貸款項目庫。
其他省份資金支持
1、浙江省
� 特色小鎮在創建期間及驗收命名后,其規劃空間范圍內的新增財政收入上交省財政部分,前3年全額返還、后2年返還一半給當地財政;對在全省具有示范性的特色小鎮,省給予一定的用地指標獎勵。
2、河北省
� 河北省級財政用以扶持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平臺等專項資金,優先對接支持特色小鎮建設。鼓勵和引導政府投融資平臺和財政出資的投資基金,加大對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和產業示范項目支持力度。
� 省市縣美麗鄉村建設融資平臺對相關特色小鎮的美麗鄉村建設予以傾斜支持,對符合中心村申報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設示范點獎補標準給予重點支持,并納入中心村建設示范點管理,對中心村建設示范縣(市、區),再增加100萬元獎補資金,專門用于特色小鎮建設。
3、福建省
� 新增的縣級財政收入,縣級財政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特色小鎮建設。發債企業1%的貼息,省地各承擔一半。50萬元規劃設計補助,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各承擔25萬元。國家專項、省專項。垃圾污水省以獎代補。
4、山東省
� 從2016年起,省級統籌城鎮化建設等資金,積極支持特色小鎮創建,用于其規劃設計、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鼓勵省級城鎮化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加大對特色小鎮創建的投入力度。
5、安徽省
� 整合對特色小鎮的各類補助資金。省發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條件的建設項目申請專項建設基金;省財政對工作開展較好的特色小鎮給予獎補;市、縣財政進一步加大特色小鎮建設投入。
6、重慶市
� 加大市級小城鎮建設專項資金投入,調整優化市級中心鎮專項建設資金,重點支持特色小鎮示范點建設。特色小鎮示范點建設項目打捆納入市級重點項目。
7、甘肅省
� 省級財政采取整合部門資金的辦法對特色小鎮建設給予支持。同時采取“以獎代補”。特色小鎮建設用地的租賃收入以及小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
8、內蒙古自治區
� 各級財政統籌整合各類已設立的相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特色小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在鎮規劃區內建設項目繳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要全額返還小城鎮,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9、海南省
� 一是設立產業小鎮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重點用于產業小鎮的產業培育;二是各方面的財政專項資金(基金)在符合投向的情況下,要向產業小鎮的產業發展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傾斜。新增財政收入部分,省財政可考慮給予一定返還。
10、陜西省
� 重點示范鎮每年省財政支持1000萬元,文化旅游名鎮每年支持500萬元。
11、廣西壯族自治區
� 自治區將整合涉及示范鎮建設的相關資金和項目,積極為示范鎮爭取中央專項和轉移支付資金支持。自治區本級資金補助標準為每個示范鎮1000萬元,示范鎮總投資一般不低于2000萬元。
12、西藏自治區
自治區財政安排10億元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建設工作啟動資金。地(市)、縣(區)人民政府以規劃為統領,以基礎設施項目、產業項目、民生項目為重點,進一步整合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農牧、水利、林業、電力等部門資源,調整資金結構,加大對特色小城鎮建設的投入力度。同時,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和民間資本支持特色小城鎮示范點建設。
13、遼寧省
研究制定相關配套優惠政策,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支持特色鄉鎮建設。列入省級新型城鎮化試點,并可推薦申報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省財政通過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各地推進特色鄉鎮建設。
14、四川省
從2013年開始,連續3年,每年啟動100個省級試點鎮建設。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試點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功能,提升試點鎮的承載能力和吸納能力。市(州)、縣(市、區)財政也要安排專項資金,加大投入。
15、貴州省
加強資金籌措:各市(州)、試點縣要加大本級財政對小城鎮建設發展的支持力度,在年度財政預算時要安排小城鎮建設發展專項資金,集中用于支持試點縣小城鎮建設發展。“財政補助、信貸支持、社會投入”。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