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首批特色村鎮扶持創建試點名單公布,其中特色小鎮扶持創建點8個、特色鄉村扶持創建點3個。霞美鎮(文創智造小鎮)是南安此次唯一入選的鄉鎮。
據悉,南安文創智造小鎮擬在3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改造提升類40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投資占比90%,重點發展光伏、LED、電子信息等光電信息產業。
“五區兩中心一園”布局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
據了解,該項目規劃范圍東至省道308線,西至虎頭山,南至軍民連心路,北至省道308線。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形態特征“小而美”,其中核心區(一期)規劃建設1平方公里,二期規劃建設2平方公里。布局規劃“五區兩中心一園”,“五區”是光伏產業區、LED產業區、光電延伸區、配套耗材區、電子信息區;“兩中心”是行政商務中心、光機電貿展中心;“一園”是海絲文化創意園。
南安市文創智造小鎮推行“一依托兩核心”的產業總體發展定位,以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為依托,經濟建設與文創科技兩核心相結合,打造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特色小鎮。
據介紹,項目規劃功能結構為“兩區”,即智造核心建設區、文創科技核心區。
智造核心建設區以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為中心,以陽光中科、成輝國際、創新大廈等組成的科技創新型產業集群,以新興產業光電信息產業為主導產業,重點推動太陽能制造、電子通信、北斗導航為主導的高端智造產業發展。
文創科技核心區以漢侯博物館為中心,建設文化旅游創意園,與周邊九日山風景區、泉州歡樂水世界、海絲冰雪大世界共同打造霞美海絲文化旅游風景區,將陶瓷文化、生態文化與文化創意結合。
分近期中期遠期規劃近期將實現產值300億元
“小鎮主導產業發展方向以光伏、LED、電子信息等光電信息產業為主導產業,往太陽能制造、電子通信、北斗導航為主導的高端智造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將陶瓷文化、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結合,以科技推動產業發展,打造文創科技相結合的智造小鎮。”霞美鎮黨委副書記黃秋燕介紹,文創智造小鎮將分近期、中期、遠期規劃進行。
其中,近期為2018-2020年,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配套設施完善的專業性高端智造小鎮,主導產業形成“光-電-光”新能源和節能技術有機結合的良性循環、擁有3000MW以上規模的光伏產業鏈和大規模LED及光電應用產業集群,實現產值300億元。該階段將重點建設成輝國際光機電貿展城項目、陽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項目、福建精工半導體有限公司半導體硅材料精密加工國產化項目、泉州寶隆高斯康機電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海絲文化創意園等,預計總投資50億元。
中期為2020-2025年,將成為生態、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文創智造小鎮,小鎮主導產業高度集聚,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能源基地之一。該階段將重點夯實基礎,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群發展。
遠期為2025-2030年,將建設成宜創、宜業、宜居、宜游、宜享的集文創旅游、高端智造、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創新型經濟小鎮。打造產業全生態鏈化,打造成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級光電信息產業園區,成為南安一張重要的宣傳名片。
打造宜業宜居宜游宜享小鎮已累計投入19.7億元
霞美鎮地處福建泉州、南安交界,東距泉州市區12公里,省道308線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光電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型產業等發展基礎良好,公共服務設施日趨完善,文創底蘊深厚,目前正積極發展共享交通、共享停車,且按照智慧小鎮的要求建設智慧園區、景區、社區。”黃秋燕介紹,近年來霞美鎮政府注重南安市文創智造小鎮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先后獲評國家級生態鄉鎮、福建省綠色鄉鎮、福建省生態鄉鎮。
“自創建以來,霞美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堅持經濟文化科技有機融合,采取‘一依托兩核心’,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目前已累計投入19.7億元。”黃秋燕表示,經濟建設方面,南安文創智造小鎮已入駐企業90家,投產43家、在建47家;文化生活方面,以漢侯博物館為核心,打造環泉州灣重點文化項目,融合“一帶一路”先行區文化建設,引進文化旅游創意企業,開展各種文博策展,參與海峽兩岸文化交流,2017年漢侯博物館獲得“泉州市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正積極申報3A級國家級文化旅游風景區;人才引進方面,小鎮引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創辦“國家大學科技園福建分園”,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8家技術研究院、3家多維眾創空間,科技平臺日漸完善。
“南安市文創智造小鎮以建設宜創、宜業、宜居、宜游、宜享的小鎮為總體發展目標,打造成一個集文創旅游、高端智造、高層次人才集聚的創新型經濟小鎮。”黃秋燕表示,下階段,霞美將嚴格按照泉州市政府培育發展特色村鎮的要求推進創建工作,積極配合上級安排部署,進一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力爭3年時間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業型高端裝備制造市場,成為南安乃至泉州一張重要的宣傳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