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4個競爭對手中名列第二!日前,從嘉興科技城傳來消息,在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考核名單中,云創小鎮在強手如云的PK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亞軍”榮譽。
在全省各具亮點的“準特色小鎮”中,云創小鎮憑借什么做到“一馬當先”?致勝的法寶又是什么?
“云創小鎮能夠取得好成績,不僅在于特色鮮明,還在于雄厚的實力。”從一開始就參與省級特色小鎮申報的嘉興科技城管委會副主任卜京偉對此頗有感觸。
在這次2017年度的“期終考”中,全省共有64個培育類特色小鎮同臺競技,其中不少都是頗具實力且特色鮮明的小鎮。在近乎苛刻的“殘酷”考核下,僅有7個小鎮考核為優秀,25個為良好,20個小鎮為合格,大江東汽車小鎮等6個更是慘遭淘汰,不再列入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對象。
對嘉興科技城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并在7個考核優秀特色小鎮中列第二,不少業內專家表示并不意外。
云創小鎮選址在嘉興科技城核心區域,緊密依托嘉興科技城信息技術研發孵化優勢,突出“云創”主題。據卜京偉介紹,“云”——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到數字產業,也指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集聚;“創”——則為依托國家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通過構建“實驗室—中試孵化—工程化推廣—生產基地”的創新創業空間,營造集創新、資本、產業、人才鏈于一體的創業創新高地。
事實上,作為“江南硅谷”的核心區塊,聚集的眾多平臺,早已讓云創小鎮在嘉興市乃至全省具有了較高的知名度。早在十多年前,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就先后落戶云創小鎮,在清華長三角成立1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還專門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該院省校合作的好做法。
云創小鎮入列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后,嘉興科技城動力更足,僅2017年,就一舉引進了浙江未來技術研究院、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上海大學·嘉興新興產業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嘉興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中心等多個高端平臺。目前,以云創小鎮為“巢”,嘉興科技城已累計引進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超過2000人,并成為全省唯一的首批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
承載著技術轉化和產業化使命,近年來,云創小鎮還建設了一批孵化基地和眾創空間,其中有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創業,以及嘉興軟件園、嘉興集成電路設計創業孵化基地等,還有省、市級眾創空間勝因谷、啟迪之星、中科創星等。今年底前可投入使用的嘉科創業園,投入就達到了2億元,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近年來,眾多“種苗培育基地”強勁的活力也日益增強,僅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預計今年稅收就可超過5000萬元。
在眾多省特色小鎮中,云創小鎮不僅產業個性鮮明,而且實力在全省也首屈一指。2017年,云創小鎮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70.38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家,“國千”和“省千”人才高達95名。
以數字經濟為主導產業,云創小鎮聚焦智能硬件、柔性電子、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以智能硬件為例,僅聞泰通訊、德景電子兩家企業的手機出貨量,就占到了全省手機終端制造份額的六成以上。
而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環境下,云創小鎮“芯動”也日益強勁,不僅有斯達、博創、芯動為代表的芯片研發應用產業,通用微公司更是國內聲學技術、芯片研發生產領軍企業,產品已運用于小米手機及可穿戴產品、安防聲視頻上。作為最早引進培育的“國千”人才項目,嘉興斯達半導體公司成為國內最大、全球領先的IGBT功率半導體芯片和模塊研發制造企業,今年訂單更是大幅增長,預計全年產值將超過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