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的進程中,杭州金融特色小鎮已然成為國內外眾多金融機構競相落戶的集聚寶地。打造金融資源和實體產業的對接渠道、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上半年,金融特色小鎮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杭州市金融辦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以玉皇山南為首的五個金融特色小鎮已集聚各類金融服務機構4700多家,管理資產規模近兩萬億元。
協同效應吸引機構抱團入駐
7月25日,在杭州市金融辦、西湖區金融辦的組織帶領之下,記者參觀走訪了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和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了解在金融小鎮的創新模式下如何推動相關產業落地、發展。
就拿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來說,這里已成為許多醫療健康機構的集聚地,浙江大健康產業基金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國內首只由多家醫療健康行業上市公司——迪安診斷、通策醫療、創業軟件等聯合發起的百億級投資并購型基金,今年一入駐白沙泉,就在街區里找到了不少同行。
浙江大健康產業基金合伙人、董事總經理鐘杰說,之所以落戶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街區配套的產業扶持政策相當有吸引力;二是街區的運營服務很不錯,每周會舉辦一些活動,既能提高大家的專業能力,又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渠道;三是街區里的同行不少,投資并購圈的集聚在一起,彼此能實現更好的信息互通。“因此,去年我們公司選址時雖然考察了杭州多個基金產業集群區,但最終在此落戶。”
據了解,在白沙泉并購金融街區,除了浙江大健康產業基金,同樣從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的機構還有杏澤資本、人福醫藥、中海醫藥、國藥控股等多家,其中人福醫藥還是杏澤資本的有限合伙人。
同樣的觀點也在杏澤資本那里得到了印證。杏澤資本副總裁李化明說,選澤白沙泉,既考慮到這里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以及健全的配套設施和“店小二”服務,更是看中了街區天然形成的協同效應,有助于基金更好地發揮作用。
金融特色小鎮吸引4700多家機構集聚
據悉,杭州已培育了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運河財富小鎮、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湘湖金融小鎮、黃公望金融小鎮為代表的多個金融特色小鎮,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據市金融辦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以玉皇山南為首的五個金融特色小鎮已集聚各類金融服務機構4700多家,管理資產規模兩萬億元左右。
玉皇山南基金小鎮 截至今年6月,累計入駐金融機構2722家,總資產管理規模11200億元。小鎮企業投向實體經濟3800億元,投資項目1418個,支持企業上市110家。
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 入駐金融機構家數317家,包括持牌金融機構家數5家,注冊資本40.5億元;私募投資機構為193家,注冊資本35.8億元,共涉及私募基金數量為232個。今年上半年,新增金融科技項目4個,涉及注冊資金6.21億元,新增私募基金項目8個。上半年金融產業稅收收入為9.71億元。
白沙泉 今年上半年引進、注冊并購金融類企業新增30家,資本管理規模新增260億元,實現稅收5500萬元。
運河財富小鎮 今年上半年完成有效投資29696萬元。共引進金融企業73家,注冊資金共237020萬元(市內81640萬元,市外155380萬元),其中注冊資金5000萬元以上企業6家。
湘湖金融小鎮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共引進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產業基金等機構700余家,完成注冊599家,管理基金數量309只。管理資本規模超過2700億元。同時,對外投資企業數量500多家。
黃公望金融小鎮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已注冊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1017家,管理規模4938億元。2018年新增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227家,新增注冊規模54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