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新增5座葡萄酒莊,鼓勵和支持鎮街發展葡萄酒特色小鎮,舉辦“首屆中國葡萄酒釀酒師大賽”……近日召開的全市葡萄酒行業工作會議傳來中國葡萄酒煙臺產區發展好聲音。
過去一年,煙臺市葡萄酒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外有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市場沖擊的加劇,內有其他葡萄酒產區發展的提速。2017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7.13%、17.58%,進口量、進口額雙雙大幅增長。同時,國內寧夏、甘肅、河北秦皇島等地紛紛出臺促進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煙臺市葡萄酒行業交出了一份難能可貴的成績單———全市獲得葡萄酒生產許可證的企業達到162戶,比上年增加5戶;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實現產量32.61萬千升,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4.81億元、利潤27.07億元,分別占全國總量的32.57%、53.35%和64.03%,占全國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2.86、5.94、6.39個百分點。今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發布公告并頒發證書,“煙臺葡萄酒”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煙臺葡萄酒”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意味著煙臺市葡萄酒產業多了一重國家認定的“身份證明”。
2018年全市葡萄酒行業發展的任務目標已經確定:全市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8億元,年均增長6%;建成在建酒莊達65座,全市葡萄酒旅游業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億元。“創新推進產業科研工作,增強產業轉型發展的規范化和競爭力”列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務。年內煙臺市將完成山東省葡萄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深入開展煙臺產區釀酒葡萄栽培區劃研究,修訂完善標準規范體系。完成《煙臺產區葡萄酒莊園分級規范》等文件的制定發布,并進一步開展組織實施工作。聯合國際釀酒師團隊、市農科院、濱州醫學院、市釀酒師協會等,開展釀酒葡萄種植、葡萄酒釀造技術培訓,提高煙臺市釀酒葡萄種植管理水平和葡萄酒釀造水平。年內不少于兩次對葡萄酒企業開展“不定時間、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式突擊檢查,努力維護產區聲譽。
抓好葡萄酒產業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增強產業發展后勁。重點抓好蓬萊“一帶三谷”酒莊產業帶、萊山瀑拉谷葡萄酒產業集群和棲霞桃村楚清河谷酒莊群的建設,力爭到年底,新增5座葡萄酒莊,全市建成在建葡萄酒莊達到65座,形成最具特色的葡萄酒莊集群。有序推進煙臺市葡萄酒小鎮的建設,依托國家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鄉鎮、街道發展葡萄酒特色小鎮,助推葡萄酒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建設葡萄酒文化博覽交易中心,與開發區管委、蓬萊市政府等相關部門探討葡萄酒文化博覽交易中心論證、選址有關事宜,有序推動葡萄酒文化博覽中心的規劃建設。
加大產區品牌宣傳力度,積極宣傳推廣并制定“煙臺葡萄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管理使用辦法,確定首批使用企業。爭取舉辦世界散裝葡萄酒展覽會和世界釀酒師大會。搞好葡萄酒文化推廣,與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在煙臺共同舉辦“首屆中國葡萄酒釀酒師大賽”,搭建全國范圍體現釀酒師水平與能力的平臺。大力推進葡萄酒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旅游以及健康養生產業的發展,助推煙臺市葡萄酒旅游業進入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