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全市之力建設特色小鎮是市委、市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目前,湘潭市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聚焦特色2.5產業和第三產業,將特色小鎮打造成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生態特色、旅游業態和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區域。根據不同的資源稟賦、交通條件、產業基礎、生態環境,合理界定區域人口、資源、環境承載力,致力打造10個特色小鎮。
湘潭市致力打造首批10個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是指憑借某一特色產業和特色環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特色小鎮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風景區,也不是某個行政區域概念上的‘鄉鎮’,它是某項特色產業的聚集地。建設特色小鎮,選擇好的特色產業是基礎,決定著這個特色小鎮發展的潛力和未來。”4月8日,我們從市特色小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湘潭市已確定了全市特色小鎮的總體布局。
湘潭市將集中力量打造首批10個特色小鎮,即湘潭縣花石湘蓮小鎮、云湖森林小鎮,湘鄉市水府水鄉小鎮、古龍湖生態小鎮,韶山市滴水洞旅游小鎮,雨湖區靳江河文創小鎮,岳塘區盤龍生態小鎮,湘潭高新區機器人小鎮,湘潭經開區濱江運動活力小鎮,韶灌水利小鎮。
“目前有7個小鎮已初步確定了投資主體,2018年底完成特色小鎮基本框架構建,2020年基本完成首批10個特色小鎮的建設工作。”市特色小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為特色小鎮建設開局年,爭取重點特色小鎮常住人口超過1000人,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0億元,特色產業效益初步顯現,在湖南形成品牌和影響力。2019年為特色小鎮建設攻堅年,爭取每個特色小鎮常住人口達到3000人,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0億元,稅收超過3000萬元,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2020年為特色小鎮建設鞏固年,爭取每個特色小鎮常住人口達到5000人,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0億元,稅收超過5000萬元,實現特色小鎮建設2020年的總體目標。
每個特色小鎮都有它獨特的“靈魂”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特色小鎮的建設并不是統一的青墻黛瓦,而是各有各的特色、定位和文化印記。如湘潭高新區機器人小鎮是主打高科技的小鎮,計劃在推動長株潭智能產業規范化發展的基礎上,重點培育智能改造示范企業、機器人應用示范項目,將產業園打造為湖南省具有示范意義的智能制造標桿園區。小鎮重點打造以機器人產業為旗幟,以“工業4.0”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集聚智能技術、智能裝備以及智能服務,為長株潭地區制造業轉型升級及中小微企業智能發展提供支撐,推動長株潭地區制造業向中高端發展。小鎮以智能技術聯合研究院為主體,以突破關鍵技術為核心,以提高產品設計、研發及制造能力為支撐,建立健全機器人創新體制機制,推動新產品開發以及新應用領域開拓,引領全市工業實現創新發展。
2017年被評為全國特色小城鎮的湘潭縣花石湘蓮小鎮則是依托傳統產業,以“湘蓮產業”為花石傳統優勢產業,依托十八羅漢山、花石水庫、漢城橋、觀政橋等自然、人文資源,建設休閑旅游觀光區,實現湘蓮產業和旅游資源的有機融合,深度挖掘湘蓮文化內涵,培育壯大湘蓮品牌,集中打造“種植—加工—貿易—旅游”為一體,獨具特色的“湘蓮小鎮”,著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而盤龍生態小鎮的產業定位是在盤龍大觀園現有基礎上,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抓手,突出發展花卉種植、觀賞、加工、研究、交易、會展、旅游等產業,著力打造集生態農業、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特色生態小鎮。
“每個特色小鎮都有它獨特的‘靈魂’,特色小鎮按照國家3A以上景區標準建設,其中旅游特色小鎮按國家4A以上景區標準建設。”市特色小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城鄉融合進一步加速,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資源流動也將進一步加速,特色小鎮將迎來一波利好的發展機遇,通過部門聯動,共同推進,致力打造好特色小鎮。小鎮產業興旺了,農村就業創業的機會增加了,能讓你我的家鄉成為更多人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