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每個鎮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完善的產業配套,支撐起了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如虎門的服裝、厚街、大嶺山的家具,而長安、橫瀝則發展五金產業。類似一鎮一特色產業在東莞不在少數,但發展現代農業的鎮街卻不多。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期間,自東莞的省政協委員周世明就提出要建設廣東花卉特色小鎮的建議。
花卉小鎮助力建設美麗東莞
省政協委員周世明主要從事現代農業花卉種植業。她認為,中央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億萬農民獲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今年兩會她提交了一份《關于建設廣東花卉特色小鎮的建議》的提案,建議我省以建設花卉特色小鎮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抓手,促進鄉村走上一條富有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
省政協委員周世明說:“我們現在發展不平衡是城市和農村的不平衡,第二個是農村當中的產業不平衡,我這次是帶著一個建立花卉的特色小鎮提案,主要發展既能帶動旅游,又能發展農村經濟的現代農村,同時又能傳承特色文化,三位一體的綠色發展。”
“美麗中國肯定需要花,在新時代應該加快建設廣東花卉特色小鎮”。周世明表示,東莞市政府近日發布2018年市府“一號文”,以建設“美麗東莞”為題,將關注點聚焦到生態環境和城市品質上,這充分體現了東莞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視,也符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她希望將“美麗東莞”建設與花卉特色小鎮結合起來,推進全省的高質量均衡發展。“我做特色農業今年差不多三十年了,我覺得在農村農業當中一定要有特色才可持續,還不斷地要有科技支撐,人才團隊的支撐。我們現在要高質量發展,關鍵的還是要提升人的生活品質,經濟從高速度的增長,到現在應該回歸到平穩的增長。”
盼發展農業新業態
廣東全省花卉生產面積超過十四萬畝。廣東各地每年舉辦的各種“花卉展”、“花博展”等花卉活動,都吸引眾多游人,已經成為“建設美麗廣東”的重要推動力。
“花卉的經濟價值得到日漸提升,花卉的文化作用也日漸受到重視,這些都是廣東建設花卉特色小鎮的有利條件”,周世明認為,廣東利用這些花卉的作用做得不夠,沒有從文化特征上研究花卉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沒有建設花卉歷史博物館,也沒有專業特色的優質花卉資源庫,沒有將花卉特色小鎮建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措施。
她建議,堅持“花卉建鎮”,要立足各地區花卉要素稟賦和優勢,挖掘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花卉,形成現代花卉產業體系,促進農村花卉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要‘防止千鎮一面’,這是建設特色小鎮的重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