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廉江市安鋪鎮和坡頭區南三鎮,先后獲評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和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第一批試點項目。目前,兩鎮正在有條不紊地加快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安鋪以創新突破發展瓶頸
“廣東全省的國家級特色小鎮不過20個左右,各自的定位以及選擇的發展模式都大相徑庭,因而要形成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具體扶持辦法,并不容易。”廉江市多名關注特色小鎮落實優惠政策的公務員表示,特色小鎮建設是新生事物,免不了要“摸著石頭過河”,既要“摸”,更要“摸得著”;既要“過河”,更要“過得快”。
新年伊始,記者向安鋪特色小鎮領導小組了解到,當地至今已完成八項主要工作,包括委托省內專業設計單位對項目進行頂層設計;成立土地儲備工作領導小組和征地工作領導小組,并啟動特色小鎮核心區征地工作;已回收80畝舊企業廠地用作小鎮客廳項目建設;已和專業設計單位簽訂中山公園改造工程設計合同;高15層、總投資達1.8億元的廉江市第四人民醫院(安鋪中心衛生院)升級改造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安鋪污水處理廠已完成選址,正在走報批程序;已啟動安鋪新舊城區的測繪工作;已完成安鋪特色小鎮互聯網域名注冊。
對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解,商家與管理部門還沒有完全融合。據安鋪特色小鎮有關工作人員反映,不少有投資意向的商家在來電咨詢時往往強調能投多少錢,要求安排多少地,開口動輒數百畝甚至數千畝。而據來自“三農”專家的觀點,建設特色小鎮“鼓勵多樣化探索、差異化發展”,切忌“千鎮一面”或盲目“洋為中用”、“鎮城同質”。特色小鎮的靈魂在于創新,在于“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有機結合”,在于能否成功打造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生活等功能的發展平臺,以小空間實施大戰略。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規范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特色小鎮內涵特質,立足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有別于目前國內城市設施建設以及工業園區建設的一般性規律。
把特色小鎮建成一座城或一個園區,都是失敗。廉江市長吳群忠坦言,從申報特色小鎮時開始,就意識到安鋪未來將面臨建設用地與規模產業用地兩大瓶頸,需要通過樹立分享理念、建立共享平臺和采用分享經濟的模式,導入各種要素資源打造“資源池”、“資金池”和“消費池”,實現人才物力等資源的最大優化整合。比如,廉江市近年來已率先建立廉江市研究生聯合會等人才“智庫”,在即將建立的特色小鎮開放性發展平臺上,將設立“人才庫”,實現人才的共享。以此類推,還將通過土地儲備中心整合土地等,推動不同形式的資本要素,通過共享平臺數字經濟,結合在一起,產生合力。
當地一名干部表示,廉江一年的財政收入,除了“吃飯財政”部分,可支配的不過2億元左右,無法大規模投入,要加速資金流入安鋪,就必須杠桿化,讓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PPP等方式的投資。安鋪既是舊城面積較多的鎮區,又是農田大鎮,建設用地細碎化是客觀現狀,通過土地整合,可實現共享共贏。
據安鋪鎮領導介紹,特色小鎮建設將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來推進實施,2018年的工作重點是特色小鎮核心區的征地、通過“三舊”改造舊廠房解決土地儲備問題、挖掘安鋪文化打造安鋪文化標識、城鎮綠化美化、建設小鎮客廳、中山公園改造、河邊街建設、安鋪污水處理廠建設和建設渝湛高速安鋪出口至安鋪大橋、河湛大道、安橫路三條道路。春節后,集特色小鎮規劃的展示、項目孵化、商務會談、行政辦公、接待服務于一體的小鎮客廳項目將開工建設。安鋪未來發展呈四大方向,以特色小鎮核心區為平臺,以安鋪雞、紅橙、山茶等農業食品為特色產業,農業食品產業向“特而強”的方向發展,打造宜業小鎮。城鎮功能向“聚而合”方向發展,堅持“產、城、人、文”一體化融合建設,初步形成“天鵝湖”特色小鎮核心產業圈、騎樓老街美食文化圈、一河兩岸濱海旅游圈、文化廣場商業圈、東城新區生活居住圈等一批定位清晰、功能凸顯的區域,打造宜居小鎮。城鎮形態向“優而美”方向發展,在城鎮建設上精雕細琢,充分挖掘安鋪文化,打造安鋪文化標識,整合安鋪騎樓等旅游文化資源打造具有古鎮特色的濱海旅游產業,打造宜游小鎮。體制機制向“新而活”方向發展,出臺系列創業創新扶持政策,打造宜創小鎮。
特色小鎮建設還將是落實“放管服”的試驗田。據悉,當地正探討在安鋪設立城市管理分局,以結合中央和省關于經濟發達鎮、特大鎮和中心鎮等有關政策,推動特色小鎮實施簡政放權、擴權強鎮,將縣級管理權限和事項下放到鎮,增強鎮的統籌管理能力,提升特色小鎮管理水平。補足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短板。同時,產業扶持、創業創新、土地優惠、稅費返還、人才引進、項目審批、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創新扶持機制,正在謀劃中。
南三拉開運動休閑小鎮建設序幕
去年5月份,南三島濱海旅游示范區提出將南三鎮申報為全國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8月份,南三成功被確定為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第一批試點項目。目前南三鎮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項目已完成項目選址、項目初步規劃。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項目建設運營平臺公司成立并進駐南三島,全面拉開南三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序幕。
根據規劃,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將選址南三區東北角,投入50億元,用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計劃到2020年初步建成休閑體育小鎮。小鎮擁有運動康復中心、房車露營基地、體育運動主題酒店、國際帆船港、鐵人三項訓練基地、體育培訓學校、摩托艇、皮劃艇基地、濱海風情酒店等完善設施,具備舉辦國家級賽事能力。同時南三各村(居)委會建成村休閑體育中心,鎮內培育形成成熟的徒步、騎行、游泳線路,定期舉辦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籃球、足球等賽事;完成東部中心廣場、沙頭角鯨濤景區廣場以及南三島濱海休閑體育公園等3個大型濱海休閑體育聚集區建設。探索旅游+體育發展模式,謀劃利用全長42公里的環島公路進行自行車賽事以及長跑運動,利用群島水域一級水道進行龍舟、快艇、游泳等賽事,利用外海水域進行沖浪、帆板、帆船賽事、利用沙灘海岸進行沙灘排球、沙灘足球賽事。逐步形成具有觀光價值的體育賽事,打響南三旅游體育品牌。
2018年,南三島濱海旅游示范區管委會將繼續和投資方加強銜接,按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要求,不斷完善項目設計。積極與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溝通協調,推動項目進入國家級PPP項目庫、積極解決項目融資、項目用地等問題。推動特色休閑小鎮項目于2018年落地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