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碧江城區出發,經銅大高速,大概一個小時后便來到萬山區朱砂古鎮。走進朱砂古鎮,清新自然的空氣迎面撲來。在這里,旅客可以漫步景區,感受這個復古懷舊的小鎮,也可以坐上觀光車游覽影視城,糧店、布店、國營商店賣的礦燈、草鞋、縫紉機……仿佛“穿越”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工業小鎮。
距影視城不遠處,便是采礦洞道和玻璃棧道景點,五彩斑瀾的洞道讓游客流連忘返,驚險刺激的懸崖玻璃棧道可以俯瞰景區內溝壑峻嶺。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朱砂古鎮迎接游客25萬余人,萬山旅游煥發出勃勃生機。
“以前的萬山鎮塵土飛揚,隨處可見裸露的山體、廢棄的礦洞,廢土礦渣到處都是,環境差得很。”一位居住在萬山鎮的老礦工回憶道。在資源枯竭的困境下,萬山找準發展定位,選準特色產業,“變廢為寶”成功建設了中國第一個以山地工業文明為主題的礦山休閑懷舊小鎮———朱砂古鎮。如今,曾經的礦區廢墟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詩畫景區,成了市民游玩的好去處。
目前,景區游客年訪問量近200萬人次、總收入6億元,使2000多人穩定就業,帶動周邊鄉鎮750余名精準貧困戶脫貧。
旅游產業發展新氣象不只在萬山,梵凈山、石阡古溫泉、松桃苗王城、碧江中南門古城等旅游產業都顯現出蓬勃發展之勢。近五年來,銅仁市在旅游發展方面投入300多億元,深入實施全省“100個景區”建設工程,全力推進梵凈山、苗王城、九龍洞、中南門古城等景點提質升級,先后有14個景區進入全省“100個景區”行列,梵凈山景區還被評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正全力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在銅仁,奇山、秀水、森林、峽谷、溶洞、溫泉、古城、民族村寨、農業園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同形成了銅仁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康體休閑、健康養生旅游產品體系。
2015年10月,碧江區中南門古城修繕改造工程啟動,斥資4億余元對古城進行立面改造、文物建筑改造修繕,如今改造修繕工程已經完工。漫步在中南門古城的老街,青石板鋪成的巷道古韻猶存,一道道防火墻翹角飛檐古色古香,青磚黛瓦、鱗次櫛比。古城內幾家茶樓門扉輕掩,這里成了市民閑暇聚友品茶聊天的好去處。
“古城改造后,環境變好了,更有歷史的味道,我和朋友也喜歡來這里聚會喝茶。”市民王芳和好友經常到中南門的茶樓喝茶,常去的茶樓淡園生意火爆。自從古城完成改造后,臨街的老房屋得到重新利用,各種茶樓飲品、休閑聚會的門店相繼開業,夜晚的中南門熱鬧非凡。
今年,銅仁市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統領,啟動了《銅仁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銅仁市“一帶雙核”國際旅游區總體規劃和重要節點控制性規劃》,以“一帶雙核”旅游精品線路規劃建設為工作重點,著力在規劃布局上全域統籌,在產品品質上轉型升級,在市場推廣上強勢拓展,在品牌創建上重點突破,在服務質量上奮力提升,努力實現旅游業持續“井噴式”增長。而中南門古城作為“一帶雙核”旅游體系中的重要“一核”,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從碧江城區出發,到江口梵凈山1個小時,到松桃苗王城1個小時,到石阡古溫泉2個小時。近五年來,銅仁市先后修建梵凈山環線公路、江梵旅游公路及復線,九龍洞、苗王城、思南石林等重點景區旅游公路,強化旅游交通的無縫銜接,市內旅游交通已經形成了2小時旅游圈。隨著杭瑞、銅大、思劍、江甕等高速相繼開通并過境銅仁,已實現“縣縣通高速”。銅仁鳳凰機場完成改擴建后,先后開通了北京、上海、廣州等重點客源地航班。滬昆高鐵過境銅仁,立體化大交通網絡已經形成。銅仁從過去的“邊城”變為貴州向東發展的“前沿”和武陵山區旅游集散“樞紐”。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近五年來,全市共接待游客10583.5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共計801.85億元。旅游收入自2013年起增速連續3年位列全省第三。
未來五年,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將緊緊圍繞省委關于實現“全景式打造、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服務、全區域管理”的要求,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奮力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深入實施旅游發展“十大工程”,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助推旅游業“井噴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