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不少上海市民作國內或國外游,那些“足不出滬”者也并未孵在家里,除逛市區景點外,不少人熱衷于市郊小鎮游,朱家角、楓涇、召稼樓、車墩等小鎮游人如織,十分鬧猛。
小鎮是城鄉之間的重要聯結點,相對于大城市與農村,我國小城鎮發展相對薄弱,近些年興起與加強的特色小鎮建設,正在補上這一短板,成為中國城鎮體系中的一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4年,浙江首次提出“特色小鎮”概念,加快了這方面工作,涌現了夢想小鎮、云棲小鎮為代表的一批特色小鎮。2016年,國家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上海的楓涇、朱家角、安亭、羅涇等9個鎮,已進入全國特色小鎮名單。
特色小鎮的形成與增多,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進程中的新亮點,為祖國大地增輝,為人民大眾添福。特色小鎮的這種極積作用,在海外一些國家早已被證實。我們在外訪中,特色小鎮往往與著名大城市一起,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印象。我到荷蘭時,曾去過萊頓小鎮,它是著名萊頓大學的所在地,文化出版機構眾多,彌漫著濃濃的文化藝術氣息,從處處可見的“壁詩”上,能讀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詩歌。在一年一度的音樂節活動期間。游客進入停車場,可以選擇是付費,還是當場唱一首歌抵帳。不限什么樣的歌曲,但一定要唱完整,這么做的用意,只是想讓大家共享盛舉。萊頓,成為我訪荷的最美記憶。
特色小鎮形成特色產業,如美國格林威治小鎮成為對沖基金之都,法國的格拉斯小鎮成為香水之都,就成為城鄉均衡發展的重要經濟活力點,吸引大量人口居住。有統計表明,德國居住在2 萬人以下規模小城鎮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面我國現在的比例約12%。差距表明需要加強對特色小鎮的培育與營造。
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特色小鎮一定要有“特”。地域特色、生態特色、文化特色,這是各鎮都要發掘利用的,同時還必須有一個特色鮮明的產業。有了產業才會有人氣,進而吸引各種要素資源聚集。浙江的磐安江南藥鎮、南潯善璉湖筆小鎮、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鎮、海寧皮革時尚小鎮、龍泉青瓷小鎮等特色小鎮,以及上海的具有影視產業基礎的車墩鎮,具有汽車產業基礎的安亭鎮,具有都市現代農業基礎的莊行鎮,都成為小有名氣的特色小鎮。自然,僅有產業特色還不夠,文化是每個特色小鎮的內核。特色小鎮建設,除了注重特色產業培育,還要全方位補短板,改變基礎配套欠缺、社會事業滯后等問題,進行“小鎮更新”,從而不但能吸引城市居民來旅游,更能承載更高比例人口的幸福生活,讓特色小鎮充分展現它的魅力。
現代城市和美麗鄉村,再加上特色小鎮,就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城鄉系列鏈,為百姓增添了創業空間、宜居空間和旅游空間,讓生活更美好。特色小鎮是人民大眾的又一個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