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21世紀傳媒與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聯合主辦的“2017亞洲旅游產業年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活動當晚,“2017亞洲旅游‘紅珊瑚’獎”評選結果揭曉,山水文園集團打造的浙江山水主題小鎮榮膺“最值得期待文旅目的地”獎項。在此之前的2月23日,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及房龍點評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房地產年會暨首屆全聯房地產商會市場分會會員大會”上,浙江山水主題小鎮也榮獲“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年度大獎”。
在蓬勃發展的特色小鎮行業中,山水主題小鎮為何頻頻成為行業焦點?山水文園集團執行董事兼CEO張曉梅接受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模式的創新。
“特色小鎮發展到今天,加之中央倡導,多地開始響應,大量房企、產業企業也宣布加入,市場已經出現一批企業探索特色小鎮如何發展,我們就是探索者之一。”張曉梅表示,據其研究,“小鎮開發商需要一個平臺,能夠把政策、資本、商業有機結合,推動小鎮發展。”
在張曉梅看來,只重開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未來時代,運營商要去做的是通過有效的規劃,打造一個平臺,讓所有產品的內容圍繞人生活的本質,最終通過運營,讓小鎮每一個人能夠安居樂業,這才是未來真正的**競爭力。
關于山水主題小鎮**的平臺模式,張曉梅有自己的看法。“產業先行的模式,我并不認同。產業一定是與人相關,先要解決住在小鎮里的人生活的問題,之后才會吸引人流。我們探索發現,特色小鎮并非是把產業鏈做全,而是一種平臺模式。在平臺模式下,遵循五大共性,之后找亮點,通過不同主題來放大,比如定位名人古鎮、文旅小鎮等。”
張曉梅將五大共性、四大路徑、一個模式、三大邏輯總結為“5413”理論。具體而言,五大共性:任何小鎮都有其公共空間,因為人是社會動物;小鎮都有一定歷史,因此要把當地的風土人情挖掘變成小鎮標簽;要有美食和集市;要有節慶活動;自然和景觀有機結合。規劃、開發、產品和運營為四大路徑。其中規劃應該做到軟硬相結合。“硬”是在規劃過程中形成兩個關鍵節點,一是整體規劃,二是開發要遵循規劃的規律和原則。“軟”是解決生活的部分,“硬”是解決產業業態部分。在前兩者基礎上,創立一個模式:交通+旅游+特色小鎮。三則是明晰政策、資本、商業三大邏輯。
“西方先進的理念、標準化的流程與完善的運營管理思路,有很多可借鑒之處。在開發過程中,運營與經營要考量到所有細節,在開發過程中要前置;未來小鎮的**競爭力是運營,運營團隊能否讓其產生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張曉梅強調。
“山水文園集團的特色小鎮到今天為止還不能說完全成功,當下沒有誰能說自己的特色小鎮是完全成功的,大家都走在踐行特色小鎮的成功之路上。但是,我們的平臺模式的優勢已經初步顯現,在山水主題小鎮這個平臺上,我們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一線的IP,美國六旗、加菲貓、派拉蒙、海航璞蔚、可口可樂等等,在這些全球頂尖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山水主題小鎮必將成為國內新一代特色小鎮的典范。” 張曉梅信心滿滿。
早在2015年之前,山水文園集團就已提前將目光聚焦文旅產業,其打造的金海湖國際度假區,位于北京平谷22平方公里的小鎮之上。追求對生態的保護、對環境的治理,所有建筑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并融合10個高端俱樂部,成為北京休閑度假產業的領頭羊。
隨著山水文園集團在文旅行業的深入,擁有可復制的**產品,成為其發展道路上的**命題。山水主題小鎮,即是在這樣的戰略背景下應運而生。據了解,浙江山水主題小鎮,落戶浙江海鹽,總占地逾8500畝。以“無處不娛樂、無處不商業”理念為設計綱領,整合眾多全球知名品牌、國內外超級IP,構建有游樂板塊、濱海度假板塊、商業板塊、醫療養生板塊、居住板塊、生態休閑板塊、文化藝術板塊、酒店板塊八大業態體系。今年8月2日,小鎮規劃館已對外開放,其中游樂板塊**的六旗樂園,預計于2019年正式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