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住建部村鎮司對外擬公布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加上2016年10月份第一批公布的127個特色小鎮,已經有403個小鎮被列入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
目前第三批名單已經開始申報。
根據2016年7月發改委、財政部和住建部規劃,到2020年要在全國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短短一年時間,特色小鎮在全國遍地開花。這是一次機遇,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時刻,特色小鎮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驅動中國經濟的引擎。這也是一場盛宴,多數的特色小鎮都會配建10%-30%不等的居住用地,在土地資源稀缺且價高的背景下,特色小鎮項目意味著可變現的土地。
但特色小鎮開發并非沒有前車之鑒,北京天安門東35公里的河北燕郊是現成的教材,這個乘工業園區、開發區東風興起的小鎮,幾經沉浮,最終淪為房地產開發的樂園。
7月初,住建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保持和彰顯特色小鎮特色,尊重小鎮現有格局、不盲目拆老街區,保持小鎮宜居尺度、不盲目蓋高樓,傳承小鎮傳統文化、不盲目搬襲外來文化。監管層已經開始對特色小鎮萌芽中的問題進行糾偏。
特色小鎮遍地開花
“從這條路下去,從山上到山下的都是藍城的項目。”7月初,家住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的老金指著正在拆遷的前堡村廢墟說,“從5月份開始拆的,現在已經拆得差不多了。”
老金口中的藍城項目即是宋衛平執掌的藍城集團在下花園的桃李春風項目,位于雞鳴驛景區,于2016年8月份簽約,主要利用張家口市下花園區煤礦棚戶區改造騰挪出來的土地開發養老休閑主題特色小鎮。
藍城桃李春風是下花園區眾多特色小鎮中的一員,從2016年下半年起,這個面積只有30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7萬人的張家口遠郊區一口氣簽約了4個特色小鎮項目。
放眼整個河北省,官方公布的首批特色小鎮名單有82個,實際數量已經過百。
與北京一河之隔的廊坊大廠影視小鎮便是其中之一,該項目原為華夏幸福旗下的影視產業園區,目前更名為大廠影視小鎮,希望吸引北京各類影視文化資源入駐,以形成一個以影視為主題的特色小鎮。
該項目負責人李穎介紹,目前大廠影視小鎮有兩家后期特效制作企業和幾家藝人工作室入駐,也吸引了一些大制作影視作品前來取景,同時還承擔了諸如《歡樂喜劇人》等真人秀節目的拍攝工作。
在河北省承德市,由北京供銷集團開發的大數據小鎮已經在落地多年,雖然這里并沒有大數據相關產業基礎。
從2015年特色小鎮概念提出以來,在全國各地一大批特色小鎮紛紛上馬,其中有已經成熟的北京古北水鎮、上海安亭汽車小鎮、杭州云棲小鎮等,但更多的小鎮是在試圖借助特色小鎮帶動當地產業和城鎮化發展。
從住建部發布的兩批共403個特色小鎮名單來看,多數入選的特色小鎮均有一定產業和資源基礎。
不過,具體到地方特色小鎮項目規劃,產業狀況普遍較弱。以河北省公布的首批82個特色小鎮名單來看,文化、創意、旅游、養生類項目占比超過2/3。“現在的特色小鎮主要發展旅游和養老特色,而這兩類是最沒有特色的。”一位在北京從事20年旅游規劃的人士稱,“拿北京來說,任何一個有山有水、有樹有草的地方,都能用來開發旅游和養老。”
特色小鎮的地產局
目前,已經有多家房地產開發商宣布將未來的業務重心轉向特色小鎮。
供職于某千億房企的一位地產從業者擔憂,如果當地缺乏獨特、成熟的產業形態,僅寄希望于開發商,最終難免會重蹈產業園區被房地產主導的覆轍,“房地產開發周期也就一兩年,產業起碼需要三五年,甚至十年,當房地產開發完了,利益已經回收了,是否還會繼續把主要精力放在產業培育上很難說。”
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已經全面布局特色小鎮。對于開發商而言,特色小鎮的好處是拿地便捷,他介紹,“近年隨著土地供應減少、地價不斷上漲,開發商拿地越來越困難,特色小鎮不一樣,這個項目你拿下了,配建的住宅用地原則上也就是你的了。”
燕郊,一個失敗的樣本
說起特色小鎮的地產困局,就不能不提燕郊,這個因工業園區、開發區建設而崛起的小鎮,在產業基礎剛剛起步的關鍵時刻,就被高漲的房價和巨量房地產開發“淹沒”了。
2007年前后燕郊先后引入700多家企業,包括中興、漢王、神威、世源汽車等一批優秀項目相繼入駐并落成,目前這些企業成為支撐燕郊這個國家高新區招牌的遮羞布。
按照當初設想,依托北京,燕郊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汽車配件產業、旅游休閑產業和現代物流產業五大產業。但2008年金融危機后,這一局面戛然而止,房地產開始取而代之。在房價不斷上漲過程中,工業項目紛紛變身住宅,甚至一些生態綠化用地也用于房地產項目。
房地產興盛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這個原來規劃30萬人口的國家級高新區最終形成當前120萬常住人口的規模,同時也給地方政府帶來不菲的短期收益,2016年三河市稅收收入超過5個地級市,且十大納稅人名單全部為房地產企業。
但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燕郊房價和成交量雙雙暴跌,“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來自房地產的稅收平均每天2千多萬元,從5月份到現在,每天只有兩三百萬元,不好的時候,每天只有50多萬元。”一位三河市政府人士憂慮,“第一二季度已經過去了,財政收入基本沒有問題,第三季度清算一下土地增值稅等舊賬也能維持住,到第四季度財政可能就要斷糧了。”
該人士認為,在缺乏替代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房地產調控對三河市財政收入打擊相當致命,“工業企業就那么幾家,政府不補貼就算好的了,加起來稅收都不如福成五期的二手房交易契稅收入多,基本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