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這是中國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對綠色低碳轉型進行系統規劃和全面部署。《意見》為我國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政策“路線圖”。
各地在謀劃“十五五”發展規劃時,如何結合當地的發展實際,在未來五年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尤為必要!
三大環節
實施全面節約戰略
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增效。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加快設備產品更新換代升級。嚴把新上項目能耗和碳排放關。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節能降碳管理機制,強化節能監察。
加強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加強水、糧食、土地、礦產等各類資源的全過程管理和全鏈條節約。
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發展節水產業,加強非常規水源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
落實反食品浪費法,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開展糧食節約行動。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推廣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優化存量土地開發利用,提升海域空間利用效率。
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和合理開發,提高開采效率,加強低品位資源利用。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深入推進循環經濟、資源循環型生產模式、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擴大對原生資源的替代規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升資源化利用率。
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強化廢棄物分類處置和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規模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
到2030年,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45億噸左右,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
推動消費模式綠色轉型
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方式,將綠色理念和節約要求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學生守則、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加大綠色產品供給。
引導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選擇綠色材料、推行綠色制造、采用綠色包裝、開展綠色運輸、回收利用資源,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
建立健全綠色產品設計、采購、制造標準規范,加強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完善能效、水效標識制度,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和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
加強綠色產品和服務認證管理,完善認證機構監管機制,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綠色認證機構。
積極擴大綠色消費。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拓展綠色產品采購范圍和規模,適時將碳足跡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鼓勵用戶擴大綠色能源消費。
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
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建立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的預測、發現、評估和預警機制,適度超前布局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組建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創新平臺,實施一批國家重大前沿科技項目。
著力加強綠色低碳領域應用基礎研究,激發顛覆性技術創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夯實綠色轉型智力基礎。
加快關鍵技術研發。聚焦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低碳零碳工藝流程再造、新型電力系統、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資源節約集約與循環利用、新污染物治理等領域,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開展創新示范推廣。開展多層次試點,推進工業、能源、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重點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綠色轉型政策制度體系建設
《意見》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進行破題,作出了詳細部署,為綠色轉型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例如,財稅政策方面,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稅收優惠;
完善綠色稅制,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完善環境保護稅征收體系,研究支持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
金融工具方面,延長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鼓勵銀行在合理評估風險基礎上引導信貸資源綠色化配置。
積極發展綠色股權融資、綠色融資租賃、綠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進碳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創新。
碳管理及市場方面,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健全法規制度,適時有序擴大交易行業范圍。
完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加強綠電、綠證、碳交易等市場化機制的政策協同。
建立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推進基礎通用標準及碳減排、碳清除相關標準制定修訂,制定企業碳排放和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核查等標準。
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
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體系和工業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立健全氫能“制儲輸用”標準。寫到最后
《意見》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頂層設計文件,該文件的突出的特點是全面、綠色。
把綠色轉型的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方位、全領域、全地域推進綠色轉型,從法律、規章制度、科技+政策制度+商業模式創新;
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當前和長遠、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做好協同,安全轉型,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先行探索。
分階段實現綠色轉型的目標,建設美麗中國。
在《意見》的指導下,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必須融入“十五五”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