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對“三農”工作做出重大決策部署。當前發展所面臨的最大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因此,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而土地作為農村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推動“三農”工作,實現鄉村振興必然離不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參與和支持。與此同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是一個鄉村實現動態發展的積累過程,鄉村發展過程中的轉型需求和階段共同決定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效果,源源不斷地驅動土地全域綜合整治的步伐。因此,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鄉村振興之間是互饋互促的關系。
(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的機制
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新時代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對“山水林田湖草”實現全面綜合的整治,是從單一的土地整治走向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的綜合整治,即實現鄉村的“資源—環境—生態”三位一體的綜合整治。在農用地整理方面,集中連片管理耕地,完善配套農用設施,改良耕地土壤,做到增地優地節地活地;在建設用地整理方面,治理人居環境,配齊水電路網,配套相應的文體衛養老設施,做到生產、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在鄉村生態保護修復方面,穩定生態系統,強化生態功能,改善生態環境,做到鄉村宜居生活;真正實現“要素—結構—功能”的全面轉型。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以土地作為核心要素,帶動鄉村人口、資本和技術等多維價值的提升,借助鄉村人口流動推廣配套基礎設施,釋放鄉村勞動力價值,增強鄉村發展韌性。其中土地要素的集中連片化管理破解了土地碎片化的難題,為土地規?;c新型化經營創設條件,加快促進資本下鄉的步伐。同時,新型經營主體將先進技術和服務引入鄉村,全面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延長農業生產經營鏈,實現多元化鄉村新業態,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對鄉村生產、生活和生態“三生”空間結構的優化,為鄉村產業發展奠基,全面改善鄉村生產、生活條件,深入推進農地確權工作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城鎮化進程。隨著鄉村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鄉村的就業吸引、生態保護、生產增值和文化多樣等功能均顯著增強。多樣化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由高產向高質發展,安全、優質、綠色和特色成為農產品發展和追求的新方向,改變傳統意義上的人地、居業和城鄉關系。
在新型城鄉關系建立的過程中,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就是通過“要素流動—結構調整—功能轉化”的路徑實現人地關系再協調。通過人口流動和技術下鄉有效促進生產要素間的流動,帶動配套設置和多樣產業的結構調整,提升要素價值,拓展發展潛力和空間,豐富鄉村轉型后功能的多元化,增加抵御突發事件的能力。與此同時,在城鄉聯合的基礎上,為城市資本找到更好的流向,增加新的增長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二)鄉村振興驅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機制
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方針囊括了其實現的五大目標,具體包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產業興旺離不開產業用地的配置、生態宜居和治理有效離不開生態用地的建設、鄉風文明和生活富裕離不開農業用地的規劃,這恰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中建設用地整理、農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三方面一一對應,表明鄉村振興戰略從本質上可以驅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步伐。當前,鄉村轉型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人減地增、耕地撂荒、環境污染和資源利用低效等問題亟需解決,而鄉村振興作為國家大力提倡的戰略,成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驅動力、支撐力和最終目標。正是鄉村轉型過程中問題的出現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創造現實需求。鄉村振興戰略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資本流向鄉村,為整治過程的順利開展創設了條件。因此,在土地整治由單一整治走向綜合整治,由局部整治走向全域整治,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驅動下達到土地整治拓深擴面和提質增效的目的。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蛻舯椴既珖鞯兀〗浭稚享椖?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