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2020-2025年)》。
規劃指出:拓展鄉村特色產業。鄉村特色產業是鄉村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域特征鮮明、鄉土氣息濃厚的小眾類、多樣性的鄉村產業,涵蓋特色種養、特色食品、特色手工業和特色文化等,發展潛力巨大。
集聚資源、集中力量,建設富有特色、規模適中、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集聚區。打造“一縣一業”“多縣一帶”,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培育,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農業產業強鎮小型經濟圈、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型經濟圈、優勢特色大型經濟圈,構建鄉村產業“圈”狀發展格局。
建設“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依托資源優勢,選擇主導產業,建設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用3-5年的時間,培育一批產值超1億元的特色產業專業村。
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是充分利用當地優勢資源,通過實施區域化、專業化、產業化、標準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設,使一個村(縣、鄉)擁有一個或幾個發展水平較高、特色明顯的主導產品和特色品牌,進一步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和綜合競爭能力的一項系統工程,是新時期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措施。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以一個村莊為單位,按照現在國內外市場需求,充分發昏本地資源優勢,通過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使一個村(或者幾個村)擁有一個(或者幾個)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和產業為主體,被稱為一村一品。
國家為了幫扶農村地區脫貧,在2017年的時候發布了第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被評為示范鎮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補貼方式:1、直接補貼給村兩委,由村集體分配使用;
2、補貼給合作社、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3、普通農戶(比較少)。
2017年,農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申報全國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的通知。農業部確定了2017年示范村鎮申報名額全國為300個,每個申請額度為15萬元。
但是,這些微不足道。地方基層政府對一村一品的支持力度要大一些,資金額度也會多一些。中央財政下撥的扶貧資金今年就有800多個億,很多地方的政府把扶貧與一村一品結合起來,進行產業扶貧,通過扶持一村一品發展,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
一、2020一村一品申報時間在什么時候?
根據2019年國家農業部發布的相關通知了解到,一村一品申報時間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2020年具體申報時間還得等相關通知,具體以國家下發的通知為準。
二、申報條件有哪些?
1、主導產業突出
(1)專業村主導產業收入占全村農業經濟總收入60%以上,從事主導產業的農戶占農戶總數50%以上,貧困地區可分別放寬到40%和30%以上。
(2)專業鎮主導產業收入占全鎮農業經濟總收入30%以上,從事主導產業的農戶占農戶總數30%以上,貧困地區可放寬到20%以上。
2、實現綠色發展農產品產地環境符合生產質量安全農產品的要求。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或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的專業村鎮優先考慮。
3、聯農帶農效果好專業村、專業鎮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高于所在鎮、所在縣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貧困地區可放寬到5%以上。
4、組織化程度高專業村鎮成立農民合作社,入社農戶數占專業村、專業鎮從業農戶數比重分別為40%和30%以上,貧困地區可分別放寬到30%和20%以上,并與專業批發市場有效對接,或與龍頭企業建立產業化聯合體。
三、補助資金及主要用途
以廣東省農業廳發布的2018年中央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支撐和品牌提升)項目申報指南為例。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特色優勢產業(絲苗米、荔枝和茶葉)支撐項目
每個產業聯盟支撐項目補助資金約150萬元,主要用于絲苗米、荔枝和茶葉產業聯盟開展相關產業技術標準、規程制定、技術服務,組織優勢品種和產品展示推廣,區域公共品牌申報,行業發展協調管理工作等。
(二)“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典型宣傳項目
補助資金約300萬元,主要用于挖掘“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的典型代表,宏揚農業工匠精神,舉辦勤勞創業致富典型人物或典型案例評選,舉辦特色產品推廣等活動,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經營主體對接一批渠道資源,讓“一村一品”走進機團、走進社區、走進商超。在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上開辟專欄,對“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產品及品牌進行典型宣傳,擴大特色產品和品牌傳播范圍和影響力。
(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項目
補助資金約188萬元,主要用于對全省優勢特色農產品的現狀、空間布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調研,對全省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形成調研報告,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模式制定《廣東省優勢特色農產品發展規劃》,對符合建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特定資源稟賦區特產條件的縣、鎮、村提供策劃、指導等服務。
(四)產銷對接品牌提升項目
補助資金約500萬元,主要用于開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包括互聯網營銷),“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產品品牌推廣打造、營銷平臺建設運營,農產品大數據建設維護等,以訂單促標準提質量,推動訂單農業在重點鄉鎮落地,促進生產與市場的有機結合。
(五)菠蘿優質種苗繁育項目。
每個菠蘿優質種苗繁育項目補助資金約1000萬元,主要用于菠蘿優質種苗工廠化培育設施設備建設、傳統菠蘿品種提純復壯研究、優質新品種引進和優質種苗標準化種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