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新型算力基礎設施正在有序布局落地……”“優質可靠的供電服務讓‘東數西算’工程建設按計劃推進做到了‘心中有數’。”來到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展示中心,產業園區工作人員孫婭妮說道。
2021年5月,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布局甘肅,選址慶陽,是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讓革命老區搭上了“數字快車”。
在展示區中心位置擺放的“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模擬沙盤上,一個個風力發電機和光伏發電基地格外吸引眼球,通過一座座銀色電網鐵塔與產業園區緊密相連,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清潔電力能源。同時,墻上的電子屏幕滾動播放著“數字經濟招商企業一覽表”,顯示已有53家企業簽約。
從“東數西算”園區產業規劃了解到,2025年園區將建成30萬面2.5千瓦標準機柜,2030年建成80萬面2.5千瓦標準機柜,經測算2025年園區用電負荷將超過90萬千瓦,2030年用電負荷將接近260萬千瓦,終期年用電量約200億千瓦時。
國網慶陽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唐斐介紹,按照園區電網規劃、園區產業布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同部署同推進的整體要求,有序推進規劃編制工作。目前已形成研究成果,規劃建設1座750千伏變電站、3座330千伏變電站、22座110千伏變電站,同時按照“永臨結合、有序銜接”的規劃思路,根據產業園區發展三個階段,合理安排電網建設時序,做好園區建設各階段用電保障。
經過展示區來到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緊緊盯著巨大屏幕上跳動的數字,實時監測大數據企業、重要用戶電流、電壓、負荷、頻率等關鍵要素的變化情況,準確判斷其是否健康運行。
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負責人付泳卜說,2022年2月,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與慶陽市政府簽署《能源雙碳產業合作協議》,在“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成立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同年12月,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在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區投入使用,為慶陽市的能源生產和分配提供了強有力的數字化支持。
“中心匯聚水、電、油、氣、煤、熱等能源行業數據,對內與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共享,對外與‘數字政府’平臺進行對接。”隴東能源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王玉琦說,重點打造了能碳業務、能源數字運營業務和能源大數據業務三大業務板塊,服務政府、新能源企業、重點用能企業和電網企業四類用戶。
為了匯聚高耗能和規上企業用能數據,促進區域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優化企業能源消耗結構、完成國家能碳“雙控”目標,國網慶陽供電公司與慶陽市工信局合作推出國內“首個”能碳雙控平臺。“通過能碳雙控平臺,我們對企業產能、用能、耗能、節能等能源數據全生命周期進行監測,目前系統已接入慶陽市34家重點用能企業,其中4家實現了數據實時采集。”付泳卜說。
此外,自“東數西算”產業園區落地以來,國網慶陽供電公司開展常態化特勤服務,積極主動對接地方政府部門,建立入園項目共商共建機制,定期與政府、項目實施主體座談協商,成立“1+N”工作專班,“一對一”全過程跟蹤服務項目用電需求,先后完成慶陽華為云創公司數據機房正式用電接入,算力資源調度等3個項目基建用電接入和中國能建等5個項目用電接入方案答復工作。
發展大數據產業,電力保障是基礎。算力再攀高峰,同時對電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接下來,國網慶陽供電公司將緊密圍繞“東數西算”工程,從電網規劃建設、供電服務、數字化產品等方面入手,用“電碳”賦能,為“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加速推進提供高質量電力支撐,全力助力數字經濟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