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保定市以都市農業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支撐,集聚要素資源、打造創新平臺、強化招商引資、優化服務保障,農業產業項目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上半年,全市共實施農業產業重點項目178個,總投資63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244億元,已完成投資120億元,總投資、計劃投資、完成投資數均居全省第一。
高位推動,狠抓落地。集中優勢力量,實行專班推進,建立工作體系,創新工作方法,緊密對接省廳項目專班和各行業推進組,分階段突出重點,一季度抓機制建設、項目落地,二季度抓調研督導、整體推動。對重點項目實行市縣鄉三級包聯制度,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分包所轄縣(市、區)重點項目,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包聯當地重點項目,鄉級黨委政府包聯屬地重點項目。每個市、縣委書記分包一個農業重點項目。包聯領導定期實地走訪項目現場,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項目建設和投資進度,強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轉變方式,打造新引擎。堅持向科技創新要動力,發揮50家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作用,謀劃啟動100家博士農場建設,搭建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北農大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平臺和利益共享機制。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發集團與河北農大共建都市農業創新研究院,推動農業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創業;堅持向農產品加工業要效益,積極對接中糧、中化、君樂寶、伊利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定興同福15億元大健康項目、北京宏福50億元設施蔬菜項目的建設力度,發揮新組建的全市中央廚房和預制菜產業聯盟優勢,做大做強做優“預制菜”產業。北京千喜鶴、北京聚利和、四川新希望等一批中央廚房項目相繼落戶;堅持向數字化、智能化要市場,謀劃了“3+3”數字農業發展格局,建設數字農業園區,引領保定農業上檔升級。首批裝配式高效日光溫室在高碑店智圖農業園區建成,探索傳統設施農業向高效智慧農業升級的“保定模式”。
保障有力,建設加速。聚焦項目建設新引擎,成立鄉村振興金融創新工作室,定期召開政銀企對接會,研發“惠農政策服務平臺”,梳理匯總強農惠農政策77項,從獎補貼息、金融服務、用地保障、資金扶持、大縣獎勵等方面對產業項目進行支持;建立招商項目、落地項目、儲備項目、在建項目、投產項目“五本清單”,全力保障項目落地落實,助力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