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遵義縣南白、三合、龍坑一帶,隨著“321工程”的實施,蔬菜生產畝產值梯次達到了3萬元、2萬元、1萬元。高新技術大量運用于生產從而催生了一批高產值的“萬元田”和“千元院”,如今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寵。中國產業規劃網www.chanyeguihua.com
遵義縣實施的農業“321工程”是通過增加投入、結構調整、設施配套和科技應用,進一步優化各類產業組合模式,多措并舉,最大限度激活增收潛能,將土地畝產值和戶均畜牧漁業效益梯次提高到3萬元、2萬元、1萬元。中國產業規劃網www.chanyeguihua.com
近幾年來,遵義縣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來建設管理,每年投資5000萬元大力扶持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規模發展蔬菜、辣椒、畜牧、花卉、水果等產業,配套農業設施,依托科技,提升蔬菜品質和效益。據介紹,該縣計劃創建“萬元田”12萬畝,其中3萬元產值田1萬畝、2萬元產值田3萬畝、1萬元產值田8萬畝。新創建“千元院”2.5萬戶,其中3萬元產值的0.35萬戶、2萬元產值的0.57萬戶、1萬元產值的1.58萬戶,以集中創建示范點的形式,突出主導產業和地域特色,發展千家萬戶與能人大戶帶動相結合。
據遵義縣農牧局局長王健介紹,遵義縣“321工程”分三個層次分類推進:
在設施農業起步早、高效作物發展好、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區域,重點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擴大組培育苗、地膜+小拱棚、避雨栽培、滴灌噴灌等先進技術與大棚設施配套組合和高效利用,培育規模養殖大戶,密切開展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協作,及時轉化農業科技新成果,實現農業畝(戶均畜牧漁業)產值3萬元以上。
在縣域中路、東路、西路“三大農業板塊”經濟區,充分挖掘地處城郊、交通便捷、群眾商品意識強等優勢,發揮效益型農業帶動效應,將反季節蔬菜、商品蔬菜、特色農產品、精品水果、優質稻米、良種畜禽、稻魚共生等作為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點,通過農業招商引資、龍頭企業辦基地、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規模經營等措施,實現農業畝(戶均畜牧漁業)產值2萬元以上。
努力提升傳統農業生產區,牢牢將“四種工程”、優良模式和結構調整作為轉化傳統農業的根本之舉,著力提高雜交良種、脫毒“兩薯”、遵辣系列、三元良種豬等良種畜(禽)的使用率,著力發展既具地域特色,又有市場競爭力的林下經濟、蔥(蒜)、煙菜、椒菜、水果等輪(套)作優良種養模式,實現農業畝(戶均畜牧漁業)產值1萬元以上。中國產業規劃網(www.chanyeguihua.com)提供戰略規劃、產業規劃、空間規劃(概念性規劃、總體規劃、控制性/修建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規劃、旅游規劃)、城市專項規劃、工程設計、招商策劃、地產策劃、投融資咨詢等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