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日本_成人在线视屏_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成人精品视频_国产精品久久精品_日本wwwcom

 
 
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媒體報道 > 媒體報道

長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產業發展現狀和未來的分析

來源:中機院  時間:2020-02-14  點擊:1351
相比長三角的江浙。珠三角的缺點是很明顯的。主要表現在三個地方:一是區域發展不均勻;二是東莞等大頭區域在制造業板塊的成色相對較差;三是產業鏈偏下游,上游較差

首先是關于蘇州和無錫的前景。
 
其實相比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是更加均衡和有利的,但由于一些有幾十年歷史積累的原因,現在這些因素在爆發,使得蘇州無錫的市區部分會喪失江浙地區區域龍頭的地位。未來可能寧波為代表的地區發展會比蘇州無錫更健康一些,甚至寧波可能成為真正的長三角中心。
 
凡是蛻變成新蘇州模式的地方,恰恰是鄉鎮企業家獨立性不強,鄉鎮干部更掌握大權,政府色彩更濃的地方,凡是還仍然是蘇南模式主線的地方,都是企業家比較自治的地方——當然90年代都進行了產權改制,就變成了本地民營企業家主導。
 
新蘇州模式的主要代表區域是蘇州工業園區、虎丘區即高新區(國際企業)和昆山區(臺資)和無錫新區(日資+政府支持的光伏)。
 
蘇南模式遺留的主要代表區域是蘇州的北常熟、南吳江,無錫的北江陰、南宜興。
 
混合模式是蘇州的張家港、太倉、原無錫縣的很多地方。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吳江四大產業板塊里面也有一個板塊是臺資,但是是二流小臺資,主要搞些鍵盤、掃描儀這些東西。
 
簡介一下各種模式:
 
兩條線——蘇南模式和新蘇州模式
蘇南模式就是以1983年費孝通在其家鄉吳江地區發現的原社隊企業發展的鄉鎮企業為核心的一種發展模式,農民“離土不離鄉”,當然做大了逐漸吸引外地的打工人群。主要以本地企業發展工業為主。最早最發達的地方是常熟、吳江、吳縣、無錫縣。后來吳縣和無錫縣區域蛻變成了新蘇州模式。
 
蘇南模式在90年代初發生了分化,一部分縣的鄉鎮在政府鼓勵下,從辦實業轉向重心是搞大大小小開發區+修道路,代表是昆山,。然后是至上而下建設的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這就是新蘇州模式,以引進外資為主,產業主動權不在本地人或中國人手里,而在外國人或臺灣人手里。
 
無錫新區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的競爭者,也必然效仿,無非是誰在拉外國人上面出價高而已。當然新蘇州模式和原蘇南模式有很多中間地帶,比如張家港,既有本地的壯大企業,也有非常多外資企業(化工企業為代表)。
 
蘇州和無錫經濟的共同問題特征是GDP的水分逐漸變大,質量逐漸變虛。一個可觀察的角度,就是他們的工業總產值,都在2014年甚至更早之前就停滯不前,甚至下降,但GDP數字居然還在增長。
 
這里面即便扣除公然造假的部分(說一句,全國自2015年以來,公然造假不是一家兩家,而且并不是限于天津這種造假出了名的地方,而是蔓延到過去不需要造假的發達地區。能保持不造假的,目前我印象里就是泉州晉江這個全國第五名的縣級市堅持真實數據。所謂公然造假,一個標志就是名義值得變動和公布得GDP變動對不上,完全無法用什么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什么基礎數值調整來解釋),還有政府為了硬撐做得一些應對政策,使得區域經濟逐漸從實體經濟(工業、制造業為核心帶動的經濟)向房地產(棚改)和修地鐵。轉移。而在微觀產業、企業觀察上,顯然蘇州和無錫市區郊區是逐漸空心化的(不含蘇州北部和無錫北部江陰)。
 
在說完歷史背景的基礎上簡單說一下蘇州和無錫現在的挑戰是什么,為什么會逐漸萎縮。
 
常熟人從來不說自己是蘇州人,至多說是蘇州大市人。張家港、昆山也是如此。只有近幾年因為改區而到蘇州工業園區買房子的吳江人開始愿意說自己是蘇州人,但蘇州人(含城區和原吳縣區域、工業園區)則不稱呼吳江人為蘇州人。
 
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上,蘇南模式和新蘇州模式之間,也有非常糾結的關系。其實新蘇州模式是蘇南模式中的強政府派蛻變的結果,同時又喪失了原蘇南模式中比較好的部分。經過三十年的演變,蘇南模式中企業家派這一流派得到了江蘇民間更充分的認可,總體上經濟比較強健,不容易受到外人決策的沖擊,而新蘇州模式(含競爭而效仿的無錫新區模式)敗象顯著。換句話說,雖然在全國意義上蘇州大市里是昆山市、蘇州工業園區更有名,乃至外地政府來學習效仿,但在江蘇民間看來,這兩個地方的含金量大大低于傳統意義上的蘇州大市中的常熟和吳江乃至張家港。后者本土經濟成分占比顯著高于昆山和蘇州工業園區。
 
說蘇州比無錫強,這個觀點主要是拿蘇州的經濟總量遠超無錫來說事。但這種觀點其實是很粗陋的,是掩蓋了問題實質的。有兩個方面這個觀點是沒有說透的,第一,由于歷史性的行政區劃重新劃分的原因,蘇州的行政區域就是無錫的兩倍——因為無錫是1983年重新建地級市的,之前是吳縣地區(后來和蘇州城區合并為蘇州市)和常州直接接壤甚至是吳縣和鎮江直接接壤。第二,蘇州和無錫內部各自都是高度差異化的,蘇州底下大部分縣區都有獨立體系,可以大概在現在的蘇州城區-工業區-昆山以北劃一條線,以北可以算原來打算建立但最終沒有建立的“常熟地級市”,另外現在改為區并在逐漸吸收納入蘇州的吳江也是一個偏獨立的區域,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而且曾長期保持的比較純粹、健康(相對于昆山、蘇州工業園來說),所以蘇州其實可視為三個板塊。三個板塊當然超過無錫。而無錫內部其實也分為兩大一小三部分,即無錫城區、江陰、宜興,也一樣是遵從很不相同的發展邏輯的。
 
這里面說蘇南模式主要是蘇州和無錫兩個地區。再往西和往東就都消失沒有了。往東是上海,不說了,不存在鄉鎮經濟和大規模的外資制造業,有一些世紀之交招商引資但不大。往西是常州、鎮江、南京。常州主要是地方國企改制,加一些鄉鎮企業(可算蘇南模式),處于蘇南模式的邊緣地區。鎮江沒有太發展起來是蘇南的蘇北。南京是國有企業體系(央企+地方)為主,附加少量外企如揚子-巴斯夫。
 
蘇州大市主體(不含北部)問題主要在于外資經濟的撤離。最早的撤離出現在2012年以諾基亞電信設備的基地撤離有關,一半是因為這些企業本身不行了。但這很難作為借口,因為蘇州工業園區可以說只有出沒有進(大企業意義上)的,而且越來越多的撤離的企業主體本身并沒有發生問題。這就是因為一蘇州工業園區模式本身就不是中國具有主體性,生殺予奪大權在他人之手,你成本高就撤離了,二也是因為經營沒有更多策略,不掌握主動權也不可能有效的升級(有效升級是 一產業技術水平升級了,二就業還有,沒有大規模喪失)。
 
目前蘇州大市的官方宣傳口徑和廣東東莞當年的騰籠換鳥很像,意思是你這些企業我還不稀罕,要走趕緊走,然后招了一堆新企業我稱呼為招財引智型企業。這個工作其實20年前就有,2012年以后擴大。目前主要是生物醫藥、“納米產業”,生物醫藥以創新藥為主,其實中國剛剛開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且這個領域受國際和國內政府規制影響非常大,目前其實是處于投資泡沫階段,大家都死命往里面砸錢,而產出營收剛剛出現,利潤上都是虧損的,還有這個行業屬于社會的內向型成本行業,而不是邊疆生產行業,是有必要但不是說你企業越大越好——因為這個領域企業壯大可能是以老百姓的醫藥負擔為代價的,世界上也很有爭議。蘇州的優勢在于工業園區是2008年左右開始搞得,10年正好進入收獲期。但記住這個東西的在目前中美制度下見效是要10年,躲不過,除非特朗普掀起醫療制度革命而中國跟隨。
 
納米產業其實不知所云,現在看來凡是涉及納米級的產品都叫納米產業,包括半導體、激光等等。這些領域的問題也是,企業太小,成長不快,產業小。這樣必然區域人口在流失。蘇州工業園區的常住人口是逐漸下降的。中國好幾個知名的發達地方人口都在下降,就是因為經濟機會少了。
 
總之可以概括為舊的大的產業走了,新的產業太小不夠填。怎么辦呢?答案就是房地產化。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奧妙其實一直是房地產化和工業化兩條線并行,但近10年明顯房地產化加速,2013年以后更甚。蓋了一些高樓。問題來了誰是高樓的用戶?這個問題和深圳2013年以后高樓化必然伴隨社會騙子泛濫是一樣的。還有就是修地鐵。地鐵投資也是GDP,一投就上去了。
 
接下來說一下無錫,然后再談最新的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微觀落實地區——青嘉吳(上海青浦 浙江嘉定嘉善 江蘇蘇州吳江)。
 
無錫的外資路線沒有蘇州在2001-2008年那么成功,規模比較小。所以無錫是外資之外再加了政府產業政策,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光伏,一個是所謂感知中國物聯網。時間是2004年開始弄,2009年疊加物聯網。
 
如果說蘇州的挑戰是大的外資產業拜拜了,無錫的挑戰就是政府投入巨資的兩個產業一個垮掉,一個根本就是個概念,消耗品,做不成產業。現在無錫尚德如同鬼城,喬裝打扮的分給各國資平臺管理,半死不活的已經有五六年了。中國光伏產業也已經城頭變幻大王旗了,很值得反思。物聯網(無錫軟件園),就是個鬼城。有意思的反而是無錫的外資——日資比較老實,一直堅守無錫,也算是無錫的老朋友了。
 
無錫的光伏和物聯網消耗了大量的本地銀行信貸資源,所以銀行在無錫的貸款額度長期緊缺,導致無錫的房地產在棚改之前反而不高價。但從2012-2015年無錫市區就是一個比較平庸的地方,工業產值下降,房子在6000-8000左右。當然還不至于過不下去。
 
2015年以來,無錫干的事情一下子惹怒了老百姓,就是房價拉一倍多,到1.3萬甚至2萬多(現在2.5萬了)。(蘇州更夸張,因為蘇州有購買力——吳江老板來接盤,搞了兩波包括2019年上半年一波,工業園區2019年拉到5萬)。還有就是修地鐵。
 
可以查查蘇州無錫及中國很多城市2012年前后搞地鐵的差別,你就知道在工業實體經濟普遍下滑的環境下,GDP是怎么弄起來的。與之相伴隨的必然現象就是地方政府債務的大規模膨脹。這就是“開發性金融”模式,核心是房地產模式。
 
這樣的發展道路結局是政府負債高企。蘇州和無錫政府負債都很重。這和寧波形成了對比。
 
光伏現在逐漸變成三個群體成為玩家,一是比較踏實的老團隊,小步快跑,最后稱王,如隆基。一是資本玩家,杠桿撬動,哪里有利去哪里,目前看很多人成為過客,這個包括私人大亨和國有資本。一是外來巨龍,如華為,從光伏逆變器入手,短時間內不知不覺壟斷這些領域。
 
光伏產業誰行誰不行可以歸結于個人。無錫尚德沒落本質商和施正榮人品有關,西安德隆基做的好是因為創業團隊純正,單純。
 
無錫和蘇州的主體(新蘇州模式)我已經說完了。說一下蘇南模式的代表。
 
吳江、常熟走的不太容易。因為江蘇官員在每個地方任期很短,他們的抓手又主要是外來招商引資,所以在蘇南模式上疊加外來招商引資或招才引智是很麻煩的。常熟招了陸虎。但其實蘇南模式要好好做好紡織輕工-化纖-化工這個產業鏈,但現在都沒做好,很多騰龍花鳥,行業價格又沒有上去,所以就進入停滯和下降了。這個產業鏈的萎縮影響不小。(相比之下寧波相對較好)。無錫北部的江陰是獨立經濟體,產業比較全面,最近開始被中央媒體關注,逐漸成為典范城市。江陰在政策上不被重視,地理環境交通被限制——類似的還有張家港、常熟,都是。
 
招才引智補充一個負面案例:蘇州相城區(原吳縣北部)。這個區大搞高鐵新城,成了空城鬼城,然后就特別熱衷于當接盤俠。一個代表案例是MOMENTA從背景落戶蘇州相城區。
 
 

 
南京、杭州、上海以及寧波:
南京這幾年和江蘇省交疊,搞了很多新項目,主要是大基建加江蘇產業研究院模式,我覺得也有拋棄本地優勢產業求新求快的問題——很多東西快不了,除了你基建能快以外。中國現在普遍的情況就是房子高大上里面內容空空如也。
 
現在厲害國心態的人大贊中國是基建狂魔,我請你去看看那些基建造好的房子到底用來干嘛了,而且是在中國最發達的地方,租金有多低,再低都找不到人,當你看到無錫物聯網最大的企業是靠政府指令做大貨車的路線監管的生意的時候,你就知道政府盲目的產業政策-大基建模式的后果是什么。其實就是一種扭曲。
 
這里面有一個政府管理哲學的問題。到底是重視本地優勢產業,腳踏實地搞有市場的升級,提高附加值,還是憑空來一個產業,高大上很時髦,搞一個“人造高峰”。看起來當然應該是前者,但實際上很多政府都是做后者,比如蘇州就是這樣。抱怨自己“有高原無高峰”,沒有出阿里巴巴,羨慕杭州。現在大搞獨角獸思路的工程,最后很可能什么都沒得到。
 
再比如蘇州的吳江,本地幾大產業都在外移或者出現問題。現在吳江的主要發展思路是太湖新城——金融小鎮,誰去太湖邊上搞金融?對吳江本地的經濟意義是什么?其實只是蓋房子,賣房子。吳江搞招才引智搞了一個英諾賽科,行業里的人都評價很不高,認為是忽悠。
 
杭州,杭州是一種寄生經濟,回到了南宋時期的位置,只不過換以互聯網的衣服。杭州的經濟要大量依靠互聯網金融來兌現,是在社會生產技術、效率沒有太大提高的情況下,制造消費狂歡和年輕人最后那點人力跑腿來支撐的經濟模式之食物鏈的頂層。其基層老百姓被裹挾進入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的暴雷已經發生了,在2018年杭州和上海都是互聯網金融的重災區。所以杭州已經在走下坡路。
 
杭州的實體經濟很不行,在ICT的較有科技的部分,主要是一些安防、光電等產業,很大程度也依附于中國扭曲的環境(如雪亮工程等過載過量的政府購買)。其他的原國有企業板塊很一般或輝煌期過去,現在進入資本收購階段或掙扎階段(如化工、機械),也不受重視,我知道的是杭氧、杭齒等公司。
 
最后是寧波,寧波經濟一直以實體經濟為主,雖然出了個別像徐翔這樣的股市投機者。寧波的經濟比較類似于德國經濟,走的是零部件+化工+傳統產業逐漸升級的路線。整體來說比較踏實,不太吹泡沫,主要在意利潤。所以寧波經濟是比較健康的。過去寧波市本身比較弱,也沒有搞太多負債和大工程。現在寧波反而需要加強市層面對縣區的協調,因為區縣小老板的眼光終究是有限的。寧波人才工程搞了十年,用的錢我覺得過于節約了,出了一些成果,值得進一步加強引領。未來寧波的機會需要和國家有針對性的基建工程相結合,既改善寧波的區域位置(寧波也是被國家和省基建忽略的地方),同時為寧波產業創造需求。
 
其實整個浙江,是富裕省份,但經濟發動機主要集中在沿海沿灣(寧波、杭州、臺州、溫州、紹興、嘉興湖州)和內陸金華的三四個縣。中國經濟行的地方就那么幾個,這更凸顯寧波這種案例的意義。
 
上海,上海的過去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
主要是本地國資+外資+金融(含本地和外資)。上海民營企業很弱小,最大的一個也就是復星,一個投資公司。而本地國資最大的利益還是房地產。最后都會退化成房地產。
 
上海近兩年以科技面目示人,自己也竭力擺出一副科技立市,招才引智的姿態。2018年一個很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上海上鏡率很高,褒揚的詞藻滿天飛。這是有人專門運作的。
 
這個其實問題特別大。上海現在的主要招數是兩招:一招是科創板+以人工智能為核心,以拼多多為已有載體的科創資本戰略,一招是以引進特斯拉為代表的新一代招商引資戰略。這兩個大板塊的成色是怎么樣的,應該是很顯然的。很反映上海搞金融+搞引進外國人的思維本色。
 
所謂長三角一體化,目前的格局我是不太看好的,未來可能在新格局下會有突破。為什么呢?因為目前的長三角一體化是上海主導的。上海主導絕對干不好事情。
 
接下來從深圳切入對國際ICT產業和科技產業的關系。
 
相比長三角的江浙。珠三角的缺點是很明顯的。主要表現在三個地方:
 
一是區域發展不均勻,珠三角更不必說廣東省,區域差距比江蘇、浙江大得多。所以珠三角所謂發達,是集中在一小塊地方,分不同性質。
 
二是東莞等大頭區域在制造業板塊的成色相對較差,本地居民或中國人更多是地主,因此升級意愿不強。佛山等西岸地區反而較好,但在珠三角地位較低。
 
三是產業鏈偏下游,上游較差,而且大頭的東岸深圳、東莞除了輕工和日用品外,特別側重于電子-通信產業。這樣容易產生誤導,以為自己很強(因為當代世界的科技媒體幾乎只報道電子通信產業及在其之上的互聯網產業(其實已經不是科技產業))。
 
投射到深圳上面,就是產業整體偏下游,上游是短板,長期短板,而且現在也沒有彌補上。畸重電子通信及該領域的加工行業。深圳的板塊可以概括為:電子通信及該領域的加工行業(華為中興及上游零部件企業、半導體設計產業等、富士康、比亞迪電子等)、互聯網產業(騰訊及時髦新產業)、房地產及潮汕等幫派(萬科及本地一些房地產)、金融及央企(平安、招商銀行、中集等)、其他產業(最大的是汽車——比亞迪、個別醫療設備)。近幾年又出現了以深圳地鐵-深投控為代表的新興本地國企資本。
 
相比同樣在電子領域很強的韓國日本和臺灣,深圳的短板一目了然,那就是上游短板,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化工,日本韓國臺灣都既有石化工業,又有精細化工,而深圳都沒有。深圳不是沒有智者看到這一點,深圳市體制內智囊在2002年就指出過,當時他結合深圳在亞洲金融危機后因禍得福,收獲一大批電子加工制造業的背景,指出深圳要及時補充上游重化工業,主要要在惠州進行產業協同。但是這一呼吁并沒有得到什么支持,那個時期也就是比亞迪走了出來。
 
再到2010年之后逐漸進入一個新的節奏,這就是漸入佳境的深圳無敵論。
 
注意在2008年的時候也沒有什么人說深圳無敵論,深圳還被視為很土很草根。在2013年之后由硅谷等傳媒所渲染的深圳優勢,如華強北電子市場,其實早就有,這是因為深圳是草根組裝基地,充裕的年情勞動力聚集地而自然形成的物流集散地,現在反而在逐漸消散。但媒體尤其是自以為高大上的國際硅谷媒體歷來是后知后覺的,當他們開始報道的時候,就正好碰上了深圳2013年以后經濟高樓化,財富效應導致的政府支持、雙創創業熱下民眾的狂熱參與和自豪感的爆發,這樣正在消亡的華強北電子集散地就和2013年啟動,2014年底起房價大規模拉動的本地財富泡沫(以地產為主)結合起來,成為深圳無敵論的核心論據,并在國際流傳。深圳一下子就得到了和硅谷并列的地位(類似的還有中關村。大部分人都知道他的成色,然而不妨礙美國人反過來崇拜。進而成為厲害國很厲害的心理依據)。
 
這些浮華的具體體現就是深圳變得時髦,也變得漂浮。推崇的企業一度從華為比亞迪變成了柔宇光啟大疆和華大基因。現在除了大疆其他三個都破滅了,大疆也出現了瓶頸——畢竟他是依靠于美國“極限運動”的娛樂需求發展起來的玩具,距離全社會化的工業無人機有很大距離。再到2017年之后裹挾民族情緒華為又被追捧。但其實深圳的脆弱感越發明顯。這就是產業高度畸重于一個領域(可以對比一下江陰這個縣級市,看看他有多少個產業,如何“東方不亮西方亮”。)。其實這也暗示中國的脆弱性,因為人們認為中國厲害了,其實內容是程式化的,就是那么幾個東西,翻來覆去說,不管怎么巧舌如簧,還是那幾個東西。主要就是市場化方面的電子通信產業,加若干國之重器,加高鐵,加新能源汽車(比亞迪)。其中新能源汽車尚未具備大規模出口能力,高鐵說要走出去但這是個政策性行業,所以主要就是以電子-通信為主體的產業,外加傳統的紡織輕工等產業。
 
而所有這些的加工環節都在流失到海外,越南已經成型,印度正在成型。還有一些是五花八門的“奇聞軼事”型產業,比如全世界最大的情趣服裝生產集群啦,全世界最大的眼鏡生產集群啦……拜托這些你去深入了解一下他們的價格是什么樣的,利潤是什么樣的,你就知道這些既消耗最后的年輕人和老工人肉體青春又缺乏產業升級靠的是淘寶型偷工減料模式的產業并不值得太多驕傲(可能寧波有不少做的比較好的,價格往歐美同行看齊的新品牌小眾產品)。
 
另外國之重器很多都是偏虛的,或者是純投入工程——比如大科學儀器裝置,現在中科大有一批人天天鼓吹國家要富養他們這些人,其實就是鼓噪把錢扔到這些大白象里面去——說他是大白象是因為他們這些科學領域在原理上并無原創,而是追趕效仿型的,而很多科學尤其是理論物理是有很大問題的,西方有很大爭議。還有的國之重器則是國外來的配件或技術的拼湊,而且一般做極端工程——而極端工程的市場是很小的。真正市場型的重要裝備,中國是很缺很差的:幾個產業鏈的位置中國都很差:一是裝備工業(以機床為代表),二是機械零部件領域(如軸承、齒輪),三是材料領域(有機化工、金屬材料等等),要么就是走量沒有利潤,互相競爭,最近七八年絕對產值在下降。在大量的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領域,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都不強(表現為無法出口)。僅有極個別走技術創新的企業走了出來,而且這幾年發展的不錯。
 
為什么說經濟形勢嚴峻,包括深圳形勢嚴峻。因為從2012年到現在,中國經濟繁榮的主要支柱,除了房地產大泡沫,就是兩大巨型產業:汽車產業和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電子通信產業。這兩大產業在中國從2018年起都顯著進入衰退。現在是衰退的進一步深化階段。中國的汽車產業產值大,但不具有出口能力,無法在經濟下行(如日本90年代,德國90年代)那樣轉身為出口主導型產業,因此只能坐等結構大動蕩的到來。中國的智能手機為核心的產業在整體下行,以及在上面衍生的互聯網產業將人口的耗時拉到極限,盛極而衰,對于深圳的影響正在發生,具體說來就是華為中興的整機產業、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板塊,歐菲光為代表的零部件板塊持續收縮。最近是靠中國政府托底股市,用股市制造信心,在人為維持。因此深圳的房價、深圳的整個前景,都將相當黯淡。
 
因此,中國唯有鳳凰涅磐,度過艱苦調整的三十年,并不要過度招惹美國,輿論上不宜高調,要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要和美國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才可能重新崛起,因為美國正在進入特朗普的十年。否則,中國一定會陷入類似1990年之后的日本且秩序更遜于日本的三十年。事實上,目前的事件如同時鐘般精準的在按部就班的發生。比如包商事件、錦州銀行事件等等,和日本的1994年金融風暴的開幕非常像。

 
上一篇:農業農村部:2020年農業農村發展規劃的六大重點
下一篇: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2020年公開征集課題研究指南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吉衣 免费一区 |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yy | 国产啪在线91 | 成人爽a毛片免费啪啪红桃视频 | 黄色免费av | 欧美大胆一级视频 | 欧美高清成人 | 精品国产三级 |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久久草丁香 | 亚洲综合国产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四虎av电影| 欧美区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做爰视频网站 | 91久久国产 | 国产在线中文字幕 |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毛片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播放 | A片太大太长太深好爽A片视频 |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播放 | 成人免费毛片aaaaaa片 | 美女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 | 拍真实国产伦偷精品 | 夜夜夜夜爽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女人叉开腿让男人桶 | 91精品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妇人成熟A片一区-老狼 | 久久久久日韩精品免费观看网 |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 亚洲午夜小视频 | 久久影城|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更新时间 | 九九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