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中國電信學會、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創新引領智連未來——2017年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濱海論壇”11月25日在濱海新區舉行。
會上,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60多家單位聯合組建我國首個網信領域軟件定義互連技術與產業聯盟,通過網信領域前瞻性引領性技術創新,強化我國戰略科技力量,帶動信息產業整體升級,服務國家現代化創新體系和經濟體系建設。記者了解到,濱海新區正建立健全軍民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區。
信息網絡迎來“柔性骨骼”
據了解,軟件定義互連技術是由我國科學家首創的網信領域前沿性基礎性技術。有別于人們熟知的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存儲等技術,軟件定義互連技術將“重心下移”,更加關注網絡結構中的基礎物理硬件,更加關注網絡體系架構方面的核心技術,被視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的嶄新“內核”。
記者在成立現場看到,我國網絡信息領域十余名院士和數十名行業專家圍繞軟件定義互聯技術展開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該技術戰略性非對稱性意義十分突出,可奠定我國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域國際地位的雙重戰略優勢,實現“換道超車”,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網絡強國建設戰略發展。同時,該技術在產業領域影響縱深長、涉及面廣,前景廣闊,將促進芯片設計制造、軟硬件開發、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等信息產業的升級換代,預期其市場規模可達千億元數量級,推動互聯網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助推我國經濟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軟件定義互連技術是我國信息系統技術體系研發,實現從跟蹤仿制到創新超越的抓手級技術。”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認為,成立集產學研于一體的聯盟機構,將在世界進入智慧時代的進程中,推動我國提出網信領域“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形成未來技術先發優勢等方面具有重大而又深遠的意義。
新區打造軍民融合精品工程
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大飛機、大火箭、大乙烯、超算中心、無人機……目前,以高端軍工企業為代表,軍民融合發展正成為新區闊步前行的一個新引擎。
“除了大力支持集產學研于一體的技術與產業聯盟在新區落地生根外,還要將此項技術作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軍民融合、網絡強國發展戰略的一個有力支撐點,全程貫穿新發展理念,爭取促進該項技術早日取得新突破,為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和創新體系貢獻智慧與力量。”濱海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濱海新區建立健全軍民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創建國家級軍民融合發展示范區。
近年來,濱海新區成立軍民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加快軍民融合龍頭工程、精品工程和重點項目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人才政策,設置軍民融合產業基金等,還與國防科大共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濱海新區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與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濱海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此外,還實施眾多軍民融合重大項目,包括:長征系列大火箭、航天器、空間站、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軟件定義互連芯片、天河一號、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等。
按照計劃,濱海新區將加快發展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和通用飛機為代表的航空產業,積極發展航空金融租賃、航空維修、航空培訓、航空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到2020年,航空產業規模達到1400億元;同時加快發展新一代運載火箭、超大型航天器、空間站等航天高端裝備,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超大型航天器研制基地。到2020年,航天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