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超級炫酷的無人機表演,8月22日,由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湖南湘江新區聯合舉辦的“智匯湘江·科創未來”科研成果對接系列活動第二場軍民融合專場拉開序幕,來自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團隊攜研究成果驚艷亮相。
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曹立軍,原裝備部陸軍裝備部軍械科訂局副局長、陸軍裝備部軍代表業務工作專家組組長劉飄楚大校、博士,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周純良等出席。
現場:
一大批“高精尖”的軍民融合項目齊亮相
活動現場,北京理工大學爆炸科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深教授杜志明,湖南博創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王建文,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教授、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青年學術骨干支持計劃獲得者苗玉剛,國防科技大學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前副院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唐國金等四位專家,分別展示了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安全防護技術及裝置、8軸機械臂控制器、特種高效焊接技術研究、“鯤鵬”高原型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等軍民融合項目,贏得現場企業一致點贊。
會場內,是“高精尖”的項目分享。會場外,是對外開放活動互動區,邀請了中小學生來參觀、體驗VR射擊、3D打印等科技產品,通過“零距離”感受科技的神奇力量。
“相對比普通的無人機,鯤鵬高原型無人機具有續航時間長、航程遠的特點。”原國防科技大學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湖南鯤鵬智匯無人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唐國金介紹,普通消費級無人機一般最多一次飛行30分鐘,而鯤鵬高原型無人機可以飛行90分鐘以上。
鯤鵬高原型無人機可搭載可見光相機、紅外相機、多光譜相機等載荷,用于農林普查、森林防火、交通巡查、測繪勘探、邊境巡防、軍事偵察等專業領域,市場需求廣闊。“前期我們在西藏、新疆開展的市場調研表明,國內外垂直起降固定翼高原無人機尚處于空白,不僅國內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國際市場也有迫切需求。”
數據:
湖南湘江新區軍民融合產業產值突破350億元
湖南湘江新區作為全省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的主要陣地,目前,已聚集了中國航天科工068基地(湖南航天)、江南工業等軍工資質企業64家,中聯、三一等民參軍潛力企業80余家,擁有長沙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湖南省磁性材料與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電軟件園等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專業園區、產業研究院等軍民融合創新平臺40家,軍民融合產業產值突破350億元。
“湖南湘江新區擁有良好的軍民融合基礎,將加速構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湖南湘江新區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建設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基地、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為契機,通過“智匯湘江·科創未來”這個校企對接平臺,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及各軍工單位的對接,進一步促進先進的軍工技術應用于民用領域,鍛造軍民融合的新區“戰狼”隊伍。
參展專家表示,此次攜研發的軍民融合重要成果來到新區做“路演”,通過“智匯湘江·科創未來”這個平臺找到了意向合作單位,希望早日將成果落地轉化,推動相關研究領域產業的發展。
未來:
打造科研成果對接的“航空母艦”
“我們將推動活動常態化開展,定期組織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校企對接會,搭建高校、企業、金融、市場多種要素集聚融合的新平臺,加快引領科技成果走向市場,真正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贏發展。”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主任曹立軍強調,要將“智匯湘江·科創未來”打造成長沙、湖南乃至全國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的響亮品牌。
湖南湘江新區已把此項校企對接活動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每兩個月舉行一次,通過產學研峰會、項目路演、成果轉化研討會、創客論壇等多元方式,助推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此次“智匯湘江·科創未來”科研成果對接會第二場活動,圍繞新區軍民融合優勢產業,不僅推介了在湘重點軍事高校國防科大,還邀請了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著名高校的科研團隊加入,將觸角延伸到全國,以一種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姿態吸引更多優勢資源集聚,通過打造“智匯湘江·科創未來”這個科研成果對接的“航空母艦”,讓更多高精尖的科學技術在湖南落地、轉化進而實現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