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與北京地緣相接、水緣相連、文緣相承、人緣相親,因作為“京城夏都”而建園、聚業、興城。
作為首都的“北大門”,承德市肩負著做好首都特色衛星城的重要任務。因此,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承德市把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8月全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承德市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引領,緊緊圍繞“京津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的功能定位,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狠抓責任落實,使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4.5%。
產業升級 加速產城融合
在承德縣高寺臺鎮,記者看到,陸和、金嶺、暢達、黑山4個礦業集團發展狀態良好,全部新上了提鈦等設備,實現對原礦中有價元素充分提取。金嶺集團整合了富貴鳥企業,投資8000萬元,新上生產30萬噸磷精粉項目,新引進技術人才20多人,吸納當地技術工人100多人。
高寺臺鎮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的承德縣高寺臺鎮,在品牌小城鎮建設中,嚴格按照城鎮發展規劃,通過著重建設釩鈦冶金工業園區,謀劃建設臨空經濟區和喬杖子村休閑養生區,推進小城鎮建設,從而帶動城鎮功能進一步完善,城鄉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推進,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目前,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全市緊密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依托各自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文化創意、商貿物流等第三產業,加快傳統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產要素集聚和產城融合,為城鎮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合理布局 環境擴容提質
走進興隆半壁山鎮,大大小小的街道四通八達,“三橫三縱”路網建設中的“二橫一縱”建設已經完成,鋪設人行道磚1000平方米,安裝街道路燈200盞,碧水花園小區等4個精品住宅小區已建成。
“半壁山鎮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商貿重鎮的傳統優勢投資5億多元,加大城鎮化建設力度,2014年被國家7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之一,小城鎮建設再上新臺階。”興隆縣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在相關部門了解到,市城鄉規劃局以規劃“特色鮮明、風格獨特、宜業宜居、充滿活力”的小城鎮為目標,全面分析承德市205個鄉鎮的地理位置、人文特色等優勢,構建三條城鎮帶,規劃一批有鄉土、有鄉情、有特色、有文化、有品位的特色小城鎮。著力加強承德市8個省級重點鎮和21個市級重點鄉鎮建設,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鎮,對基礎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特色明顯的鄉鎮,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環境、塑造特色、提升聚集人口和產業能力的目標進行培育,2014年承德市有20個鎮晉升為全國重點鎮。
規劃編制 促基礎設施建設
“承德市8縣按照省縣城建設的總體部署,全部完成了城鄉總體規劃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全部完成方案編制,其中豐寧滿族自治縣控制性詳細規劃初步成果已經縣規委會審議通過。”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員說。
目前,為推動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市城鄉規劃局堅持城鄉統籌,協同規劃,努力構建中心城市、縣城、重點鎮(鄉)、村莊為一體的四級規劃編制體系。
市城鄉規劃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主動適應城市建設的新要求,推進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不斷做大做強中心城市,突出縣城建設,加強對中小城鎮及鄉村的帶動作用,全面優化產業布局;縣域規劃編制,堅持產城融合、區域特色、生態綠色和功能完善的設計思路,指導8個縣完成縣城鄉總體規劃編制,并同步啟動總體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
“2015年,全市計劃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5個,年計劃完成投資41.8億元,同比增加40.9%。”市住建局的相關負責人說。
在推進城鎮化建設中,全市不僅大力完善規劃編制,還不斷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全市共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項目191個,總投資約36.6億元,實施公共服務建設項目160個,總投資約6億元;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61個、14749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