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記者在總投資19.58億元的贛州港多式聯運物流園、總投資24.55億元的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園、總投資2.2億元的電子商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園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推進著,處處展示著南康區現代服務業的勃勃生機。
“六大攻堅戰”發令槍響以來,南康區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突破口,通過突出項目抓手、夯實平臺支撐、扶持新生業態,發動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目前,該區現代服務業呈現“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的新態勢。
項目抓手做大“蛋糕”
近年來,南康區緊緊圍繞打造“四個中心、一個體驗區”的目標,抓項目、強集群、優環境,確定了贛州港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園區、商貿物流園、總部經濟基地、電子商務產業園區、休閑旅游開發、贛南汽車城和家具市場建設等總投資達85.73億元的8大項目包、22個子項目,以項目為抓手,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南康列入市級重點調度的19個項目已開工18個,開工率達94.7%;完成投資20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72.7%。贛州港鐵路專用線、進口木材交易市場、金融服務中心、光明創客空間等4個項目已竣工,竣工率21%。
在重大項目的帶動下,該區現代服務業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增速明顯提升,今年前9個月,現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1億元,增長13.1%。
服務平臺做足“底氣”
近日,國家口岸辦批復同意贛州鐵路口岸以臨時口岸對外永久開放;國家質檢總局同意設立國內第一個內陸國檢監管試驗區;南康家具市場、江西光明電子商務孵化基地被省發改委認定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被省金融辦批準創建省級縣域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被國家商務部授予“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搶抓機遇,南康區加強與國家部委、省市廳局對接,爭取更多服務業改革試點,大力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和集聚區標準化建設,夯實公共服務平臺,增強輻射帶動力和集聚效應。
一系列公共服務平臺的建立,使南康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時有更好的基礎、更高的平臺、更足的底氣。依托贛州港發展臨港經濟,通過多口岸直通、多方式聯運、多品種運營,該區正逐步成為全省“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城市和雙向開放的新高地。
新生業態做靚“名片”
為推動制造業發展層次的大提升,南康區積極把生產性服務業作為推動南康家具等實體制造業邁向中高端的根本保障,讓新業態成為南康區的閃亮“名片”,吸引眾多企業、基金落地生根。
目前,該區家具物流已融入全國物流大循環系統,線路突破1000條,以多式聯運為主的現代物流體系正加快形成;擁有各類金融機構33家,是全省擁有金融機構最多的縣(市、區)之一,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360億元、267億元;成功引進總部經濟7家,管理公司9家,基金5支。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已在該區設立服務基地,中國基金業協會授權呼叫咨詢中心已落戶該區。
今年前9個月,該區物流產業實現稅收8609萬元,增長154.9%;電商交易額達84.6億元,增長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