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從陜西省工信廳獲悉,根據陜西工業基礎及科教、資源、區位等優勢,陜西正全力打造新的六大新支柱產業,包括現代化工、汽車、航空航天與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現代醫藥。到2021年,力爭六大支柱產業工業總產值由2015年的5724億元增加到18000億元。
據新華社報道,化工產業方面。以煤制烯烴和煤制油為主要路徑,促進陜西省煤炭資源深度轉化,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力爭到2021年實現產值3000億元。
汽車產業方面。實施“百萬輛汽車工程”,力爭到2021年整車產量達到110萬輛,實現產值3000億元。其中,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銷37萬輛。
高端裝備產業方面。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為方向,鞏固優勢產業地位,加快新興領域培育,力爭到2021年,高端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5200億元,飛機制造業保持全國前三位,3D打印產業保持全國第1位。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著力培育集成電路、智能終端、平板顯示、太陽能光伏、大數據五大重點領域。
新材料方面。將繼續保持鈦、鎂、鉬等產品全國領先地位,加快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產品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培育一批滿足航空航天、裝備、電子等高端領域需求的創新型產品。
現代醫藥產業方面。著力醫藥重點產品推廣,打造優勢品牌,力爭到2021年,實現產值1200億元。目前,陜西已實施優勢品種獎勵,對品牌培育好、增速快、市場推廣效果明顯的醫藥企業予以獎勵。培育醫藥優勢大品種,開展優勢產品評估評價,增補調整全省醫藥優勢產品目錄,進一步加大省內藥品市場推廣應用力度,力爭今年培育億元以上優勢大品種達到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