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工業新區牢牢把握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按照“創新驅動引領,特色產業聚集,傳統產業升級”的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方案,強化工作措施,強力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共有17個項目簽約進區,總投資121億元;10個省市重點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38.55億元,完成率102%;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34個,占任務的113%。
創新驅動引領。工業新區以“藍火計劃”衡水基地為載體,大力實施“百項高校產學研項目進衡水”,積極推動科技與產業對接、科技與企業對接、科技與產品對接。10月28日,“藍火計劃”衡水基地推進會成功舉辦,會上共簽署合作協議20個,包括衡水工業新區與天津工業大學共建“紡織服裝研究院”,衡水工業新區、衡水科技工程學校與天津科技大學共建“河北(衡水)食品技術發展研究院”,以及5個校企合作項目和13所高校在衡水工業新區建立工作站。截至目前,該區共促成校企合作項目37個。同時,占地860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的“藍火計劃”衡水基地開工建設,基地同時具備科技中小企業孵化器、中國高校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等10大功能,實行“一個基地、十大功能”的“1+10”運營模式。
特色產業聚集。工業新區圍繞紡織、服裝兩大特色產業開展以產業規劃為指導的產業鏈招商和專業化招商,不斷放大產業聚集效應。該區被中紡聯確定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這是河北省首家試點園區,并與中紡聯合作,規劃了占地10平方公里、預期產值500億元的紡織服裝產業園。總投資15億元的北京威克多項目主體工程已竣工,總投資10億元的遨宇一期建成投產,總投資22億元的美國線業進區落戶,五木、光華、方仕等京津企業紛紛來衡考察。近日,“全國紡織產業轉移工作會暨百家紡織服裝名企進衡水推進會”將在衡水召開,屆時將有近20個項目簽約。同時,該區與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食集團合作,規劃了占地10平方公里、預期產值500億元的現代食品產業園。總投資3億元的康盛果蔬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7.4億元的中糧玉米加工項目推進前期,總投資20億元的北京秋實腸衣項目、總投資3.4億元的北京紅螺果品項目等簽約進區。
傳統產業升級。該區積極引導工程橡膠產業向交通工程設施產業轉型升級、化工產業向精細化工和化工醫藥轉型升級。重點推進了總投資59億元的泰納合成橡膠新材料項目、中鐵建與中鐵物資總公司的戰略合作;積極推進冀衡藥業整體搬遷,并謀劃建設化工醫藥產業園;實施3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21個。同時,該區大力推進重點民營企業“接班人”培訓計劃,與北京大學“富二代”課題組合作,甄選寶力、冀衡、寧強等十幾家骨干企業的年輕企業家,進行一對一指導培訓,引導他們經營思路和觀念不斷創新。2014年,全區納稅超千萬企業21家,納稅超億元企業4家,預計可實現財政收入34.2億元;寶力公司榮獲河北省政府質量獎;豐澤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掛牌上市;養元、老白干、精信、冀衡4家企業躋身“河北省百家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