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共同主辦的“電動汽車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京盛大召開。
2014年是我國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第一階段目標的最關鍵一年,也被認為是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元年”。按照《規劃》設計,到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規模達到50萬輛,與會嘉賓普遍表示: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增速可觀,每年平均增長高達100%,但距離2015年目標仍然有相當距離。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 歐陽明高
歐陽明高:新能源汽車“十三五規劃”仍堅持“三縱三橫”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發言中指出:電動乘用車在我國電動汽車總產量中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45.6%提升到68.6%,表明私人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開始加速釋放。
“未來在‘十三五’期間,繼續堅持三縱三橫,但是內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我們加了三大平臺,示范、基礎設施和測試評價。”歐陽明高說,“‘十二五’以來,我們在純電驅動的技術戰略轉型的指導下,在車型開發方面,重點在大中型城市客車和小型電動車,以及逐步在家用轎車的混合和插電式滾動發展。”
據歐陽明高介紹:尤其是今年以來,國家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2014年發布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新能源汽車在這些年來逐步上升, 201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年增長率都是100%以上。“上個月銷量接近一萬輛,如果加上進口,一共是14000輛,預計今后三、五年仍然將保持100%的增長速度。”歐陽明高說。
以典型的汽車企業比亞迪為例,純電動的e6和秦的銷售領先,秦上市不到一年,銷量已經一萬輛,月銷量1700輛,今年按照這個速率,秦可能會賣到13000—15000輛,說明市場上升勢頭比較好。
同時,歐陽明高還強調:2014年到2019年,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燃料電池系統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都需要在技術上進行革新,未來計劃實現燃料電池的批量生產,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1000輛的水平。

中汽研副主任張建偉主持圓桌會議
2015年50萬輛新能源目標恐難實現
論壇召開期間,官產學研450多名代表匯聚一堂,以“提升技術水平,落實產業規劃”為主題。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偉在“圓桌會議”環節,首先提出《規劃》目標的“難題”:201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售要超過50萬輛,到2020年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這樣一個目標怎么樣實現?
按照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國)咨詢與Autofacts業務合伙人金軍的統計:截止目前為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可能在87000臺,近90000臺的規模,它與《規劃》確實存在一定差距。
“我們有很多預測,從分析來看,可能未來這幾個月能夠達到一萬臺甚至更多的水平,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在加速的水平。”金軍說。中國企業發展新能源仍處于一個比較短的時期,政府的政策補貼和支持政策,對于整個新能源發展還是至關重要。
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轎車研發中心,執行副總裁滿佰寧表示: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也在實施各種各樣的管理規則,對于市場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比如說北京需要搖號才能夠買傳統汽車,這些因素都會使中國成為未來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2015年50萬輛也好,2020年200萬輛也好,還是要從一個大的環境去看。今年的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相較于去年產銷量都有2.8—2.9倍的增長,勢頭不錯。雖然很多城市也推出了一些扶植政策,但是據銷售的實踐而言,還是遇到了很多阻力,包括基礎設施完善與否,地方政策落實力度,還有一些不清晰,流程不明確,責任人不明確的狀況,”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專職副總部長葉磊
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副總裁孔健也表示:大概要新能源汽車到2015年、2016年的時候,有望占到市場的1%份額。“荷蘭是一個小國,挪威也不算大,它們在去年都達到了這個目標,由于政府引入了很好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可以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會很快實現。”(http://www.hengfa6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