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提供技術基礎和裝備保障的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裝備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節能產品和服務等;其六大領域包括: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
目前年產值排在前10位的環保企業年產值多在20億—30億元之間。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帶動下,到2015年,這些大型環保企業的產值可達125億—188億元。
未來幾年,造業的節能環保技術將得到大力扶持,包括家電業的高效壓縮機、照明業的節能LED、鞋革業的清潔合成革等。
近日,國家發改委牽頭制定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已形成征求意見稿,將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內出臺。據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除設定未來投資目標外,還將對產業的范圍進行全面梳理,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產業規劃基本成型節能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按照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對環保產業進行扶持,其中包括了傳統環保產業的三大扶持重點: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工程,重點污染源的治理工程以及清潔生產的示范工程。根據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國環保產業的產值將達到9000億元,年均增長15%。而截至2008年,全國環保產業產值為4800億元,企業約3.5萬家,從業人數約300萬人。
而由中國工程院和國家環保總局牽頭的《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則提出,“‘十二五’末期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萬億元”。有的研究機構甚至認為,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預計達5.3萬億元。
技術進步是關鍵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目前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仍然存在發展滯后等問題,低水平重復生產的企業多,從事技術研發和服務的企業過少;產業集中度低,以污水處理為例,排在前10位的水務公司污水處理能力僅占全國的20%左右。
據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主要從環保產業的發展目標、優惠政策、重大技術和設備及重點產業發展入手,擬定扶持政策,將環保產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未來污水處理產業的年增長率約為20%。預計脫硫、脫氮和除塵等大氣污染處理產業的年增長率約為10%。
專家表示,即將出臺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作為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有力措施,政策的推出有助于推動民間投資,幫助節能環保企業進行多方融資,突破目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融資困難、政策缺失、制度障礙、稅負較高的瓶頸,鼓勵節能環保產業多元化發展。隨著節能環保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大,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年產值排在前10位的環保企業年產值多在20億—30億元之間。在《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帶動下,到2015年,這些大型環保企業的產值可達125億—188億元。
隨著《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出臺,未來節能環保產業的機會可謂巨大,但專家建議我國在推動這一產業的發展時,不能一哄而上,而要鼓勵關鍵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