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塔式”發展空間布局,力爭到2020年成為烏魯木齊市工業經濟發展引擎和增長極。
6月27日,記者從市經信委(大數據發展局)了解到,烏魯木齊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體制機制、高新技術等創新,推動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積極培育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空間布局圈層遞進協同互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以重大技術突破和旺盛的市場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重大引領和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
目前,烏魯木齊市涌現出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如金風科技、新疆眾和、新能源、新特能源、新研股份等企業,其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新研股份項目管理部主任趙玉仙說,目前,新研股份每年用于技術創新的投入占到企業銷售收入的3%-5%,公司共有54項專利,其中15項發明專利。
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邊明勇介紹,近年來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快產業發展升級,推進高新技術項目的規劃落地和實施,加速石墨烯、高純氧化鋁粉體等孵化項目及軍工產業項目實現量產。
《烏魯木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化、高端化發展,形成差異化、協同化發展的產業集群格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舉措。“十三五”時期,烏魯木齊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價值鏈為紐帶,形成專業化分工相對明確、錯位競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集格局,形成“以甘泉堡開發區為培育核心基地,以高新區(新市區)、經開區(頭屯河區)、米東區為支持核心基地,其它區縣(即天山區、沙區、水磨溝區、達坂城區與烏魯木齊縣)為配套發展區的發展格局,架構“一個培育基地+三個支持區+五個配套區”的圈層遞進、協同互動的“塔式”產業發展空間布局。
精準施策積極培育現代產業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筑產業體系新支柱。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實施《中國制造2025烏魯木齊行動方案》和“互聯網+”等戰略,聚焦新能源裝備、農機機械、交通運輸裝備、化工及工程機械、新材料、智能裝備、特色醫藥、電子信息、輕工產品、冶金及金屬制品、紡織服裝等重點領域,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烏魯木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也提出,通過深化機制體制改革、搭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加強金融扶持政策和財稅支持力度、落實中小微企業政策、推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等多個方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烏魯木齊市還精準施策,2017年10月發布了《烏魯木齊市振興工業經濟17項政策措施》,重點圍繞扶持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不斷促進釋放產能。
市經信委(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市委市政府通過制定具體的產業扶持政策,積極培育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把發展重點企業、重點產業集群作為促進烏魯木齊市經濟結構調整、主導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產業向中高端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努力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