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開發區要將知識產權打造成‘黃埔營商’的金字招牌,努力建立‘立足廣東、輻射華南、示范全國’的知識產權引領型創新驅動發展之區,用知識產權撐起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為我國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探索經驗,助力廣州開發區成功打造灣區創新源。”在近日召開的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暨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推進工作會議上,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在會議總結時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發展大有可為,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堅定不移推動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
完善體系建設引領創新
會前,該區與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北京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出版社、匯桔網、光大銀行等簽署合作協議,六大知識產權項目集中落戶。在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暨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推進工作會議上,該區正式聘請包括吳漢東、瞿金平、王海清、陶鑫良、張平、馬燕等在內的10位知識產權領域頗有建樹的專家成立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提升該區創新驅動發展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據悉,當天落戶的項目囊括了知識產權改革發展的多個領域。其中,該區與中船研究院共建輻射和帶動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搭建促進軍工技術落地與民營企業參軍的對接渠道,打開了探索軍民融合知識產權合作發展的新路徑。同時,該區將依托北大國際國內資源,在區內設立北京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院,重點實施“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和“高端知識產權品牌‘扎根粵港澳’計劃”,為大灣區發展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北大智慧、提供黃埔方案。
“要以國際化視角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的服務和支撐。”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平表示,北大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院落戶知識城,為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建設發展先一步開路探索。張平建議,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建設應一并將知識產權認證機構、評估機構、服務機構、咨詢機構等統籌納入,全方位服務大灣區知識產權建設,在體系完善上凸顯創新引領。
知識產權金融成新風口
“知識產權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知識產權與金融的融合,將成為新時代的風口。”在活動當天下午舉行的2018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金融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解讀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最新知識產權金融政策,分享知識產權基金運營模式和價值實現方式,介紹多種創新型知識產權保險產品及粵港澳知識產權保險出口產品,分享海內外知識產權證券化發展創新模式。
近年來,廣州開發區作為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區,出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全鏈條扶持政策,創辦知融匯質押融資平臺,開設知識產權特色支行,組建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上半年,廣州開發區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2.59億元,占全市比例高達47.4%。
作為廣州創建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型城市的核心區,該區工業總產值占廣州市近一半,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的80%,是廣州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戰場。開發區知識產權局相關領導介紹,今年以來,為適應產業集聚發展要求,該區推動區屬國企與區內知識產權綜合運營平臺匯桔網合作,謀劃設立各產業單獨的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力爭實現“一產一策一交易服務中心”。今年4月以來,該區已先后成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兩所“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當天會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區塊鏈產業“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項目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四大重點產業的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全部落地,將為企業提供更專業、集中和便捷的知識產權服務。
據了解,下一步,該區將著力構建立體式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多元化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打造知識產權最強保護區。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謀劃設立知識產權銀行,打造知識產權“一產一策一交易服務中心”,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模式,打造知識產權最佳運用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推動建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機制,組建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聯盟,推動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合作設立知識產權學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