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位于西寧市城北區,前身為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2002年4月經青海省政府批準設立。2010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青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區依托青藏高原得天獨厚的動植物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匯聚了青海省高新工業發展的資源、資本、技術、信息、人才等生產要素,是青海省和西寧市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聚集地。高新區距西寧市曹家堡機場20公里,距火車西站僅8公里,距市中心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目前,高新區規劃管理面積為4.03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技術、中藏藥、高原綠色食品加工等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了生物科技產業園、裝備制造園、大學科技園、農業科技園等“一區多園、一域多能”的功能區塊。高新區的產業結構為“四大中心一個中心”。實現了軟、硬環境兩個“七通一平”。轄區內居民由最初的3000人上升為10000人。
高新區設區9年來,先后經歷了艱難困苦的創業期、蓬勃發展的成長期,逐步進入了規范、有序的發展階段。高新區認真貫徹國家“三為主一致力”辦區方針,在青海省委、省政府;西寧市委、市政府和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自覺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加快持續健康發展及構建和諧園區為宗旨,緊密圍繞“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這條主線,提出了“打造青海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的發展愿景,確定了生物技術、中藏藥加工、高原綠色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為主導的優勢產業集群,實施了創新強區、環境立區、人才興區、文化凝區等戰略,形成了近、中、遠相結合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定位,開啟了新時期科學發展的新思路。
高新區創新管理服務,按照“統一、精簡、高效”的原則,努力完善服務體系,改善投資環境,實行“一門式服務”;創新投資促進體系,建立了較為完備的扶持政策,較為健全的服務機構,較為完善的招商網絡;創新投融資體系,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青海銀行等10余家金融保險機構落戶,初步形成資產運營、項目融資、小額貸款、信用擔保等較為獨立完備的投融資體系。強調行政效能化,引入了建設競爭機制;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干部人事制度,為富民強區提供人才支撐;傾力建設全國知名文化強區,建成了青海藏藥文化博物館、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館、青海昆侖玉博物館三大特色博物館,較大力度提升了高新區的軟實力。
隨著高新區產業結構和投資軟硬環境的不斷優化,目前園區入駐企業339戶,其中工業項目108個,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的工業企業21戶,外資和中外合資企業6戶。娃哈哈、華東醫藥、西安大唐、青海三普、晶珠藏藥、昆玉集團、西旺高新等知名企業的入園,使園區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已有25戶企業實現工業產值過億元,具有特色優勢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人才集聚、資源深加工的基地作用逐步顯現。
高新區創立9年來,主要經濟指標以50%以上的年均速度增長。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園區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2010年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 8億元,較“十五”末增長6倍,年均增長57%;完成工業增加值34. 6億元,較“十五”末增長13.9倍,年均增長74%;實現技工貿收入135億元,較“十五”末增長7.7倍,年均增長53%;完成工業銷售收入82.6億元,較“十五”末增長15.5倍,年均增長70%;實現一般預算收入3.5億元,較“十五”末增長5.1倍,年均增長55%;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億元,較“十五”末增長2.8倍,年均增長51. 8%。
高新區加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投入,加大工業污染治理力度,單位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實現達標排放,努力創建新型工業化生態園區。2010年園區萬元產值能耗0.0137噸標煤,GDP萬元產值能耗0.0328噸標煤,實現了綠色發展,循環發展的目標。
目前區內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戶,占區內投產工業企業總數的16.9%。2010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6.3億元,占園區工業產值的30%。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中,擁有省級以上研發中心的有6戶,獲得專利技術700余項,形成了科研、生產、市場一體的新型科技園區。
"十二五"是高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通過大量調研、科學謀劃,高新區制定了"十二五"發展規劃,主要指標是到2015年末,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8億元,年均增長38.8%;技工貿收入600億元,年均增長34.6%;工業銷售收入500億元,年均增長44.2%,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占園區銷售收入總額的60%;工業增加值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42%,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工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占園區工業增加值總額的60%;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4.2億元,年均增長32.3%;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07億元;建成創業服務中心孵化場地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達到“十一五”末的5倍;擁有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0家;園區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達到0.21噸標煤∕萬元,單位增加值綜合能耗達到0.2噸標煤∕萬元;區內就業人數達到4萬人。力爭使高新區成為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區、工業經濟的引領區和科技創新的示范區,為青海經濟騰飛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