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27日訊(記者 李同非)“到2015年,中關村核心區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將達到1.6萬億元以上,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7萬件,圍繞新興產業形成2至3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
27日,海淀區正式對外發布《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和《海淀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明確了未來三年海淀區科技創新發展的思路、目標、手段和措施,并對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了明確的規劃。
據悉,按照《進一步加快核心區科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13—2015)》的規劃,海淀區作為中關村核心區,今后三年將加快中關村科學城和北部生態科技新區建設,重點實施產業領航、創新聚變、創業光合、創想圓夢以及全球聯動五大工程,建立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園區重點企業動態監測和服務跟進、園區和鄉鎮產業園發展的統籌聯動、樓宇招商投資促進、產業有序轉移和利益共享五大機制,并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全力推動核心區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格局。
經過未來三年的創新發展,海淀區要全面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到2015年,核心區高新技術產業總收入將達到1.6萬億元以上;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1.7萬件;圍繞下一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導航位置服務、集成電路設計、云計算、新能源和環保產業等形成2至3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40家以上百億元級行業領軍企業,100家十億元級特色企業;并主導和參與制定一批國際標準,轉化一批帶有顛覆性和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和產業化項目,聚集一批占據世界科技和產業前沿的頂級研究團隊和高層次人才。
同時,海淀圍繞導航與位置服務、移動互聯網與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集成電路設計、生物醫藥,發展勢頭強勁的新能源、新材料與節能環保、文化與科技融合七大產業,組織區內236家企業、59位行業技術專家參與,還制定出今后三年的《海淀區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路線圖》, 分析了產業現狀,并描述了發展目標描述。
在發布會上,海淀區副區長、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表示,未來海淀將力爭把海淀打造為“自主創新的戰略高地,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引擎,實現創新和文化雙輪驅動的先行區域,搶占世界高新技術制高點的前沿陣地”,把中關村示范區海淀核心區打造成“圓夢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