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 布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花溪區青巖 鎮、六枝特區郎岱鎮、仁懷市茅臺鎮、 西秀區舊州鎮、雷山縣西江鎮等5個小城鎮入選,數量位居西部省份第二位。 貴州入選的5個小鎮,全部從全省100個 示范小城鎮中產生。
2012年,貴州省委、省政府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建設“5個100 工程”重點發展平臺,重點打造100個 示范小城鎮、100個城市綜合體、100個 產業園區、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區 和100個旅游景區,作為全省“加速發 展、加快轉型、推進跨越”戰略的重要載體。
2015年10月,國家批復同意貴州省設立貴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對貴州省探索山地特色城鎮化提出 了新的要求。貴州省以100個示范小城 鎮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山地特色新型 城鎮化發展路徑,按照典型引路、示范 帶動的原則,強力推進全省特色小城鎮 建設,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美,后發優 勢明顯的特點,完善城鎮功能和基礎設 施,吸納大量農業人口就業,引導農業 人口向城鎮轉移,初步形成了具有貴州 特色的小城鎮發展模式。貴州省積極 構建美麗鄉村、綠色小鎮、山水城市、 和諧社區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藍圖, 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 省份的特色小城鎮發展新路。
近年來,貴州省小城鎮發展水平 顯著提升,輻射帶動作用明顯。2015 年,全省小城鎮建成區面積10.88萬公頃、鎮區人口526萬人,與2012年相比 均增長了29%,占全省的比例分別提高 到42%和30%,成為拉動全省發展的重 要力量。人均道路面積10.9平方米,比 2012年增加20%。城鎮綠色發展漸成共 識,示范小城鎮全面推行污水垃圾處理 設施、綠道慢行系統、城鎮風貌整治等 項目建設。
“十二五”期間,貴州省有136個 鎮列入全國重點鎮,比2012年增加了 75個,其中104個為示范小城鎮;花溪 區青巖鎮等8個鎮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 鎮,10個鎮列入中國特色旅游景觀名 鎮,3個鎮列入全國宜居小鎮。426個村 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數量位居全國第二。
“十三五”期間,貴州省將緊緊圍繞“特色”打造小城鎮升級版,繼續 支持100個示范小城鎮建設發展,帶動 全省1000多個小城鎮同步小康。依托大 數據、大健康、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 業、文化旅游業、新型建筑建材業等五 大新興特色產業和煙、酒、茶、民族醫 藥、特色食品等五大傳統特色產業,重點創建一批數字小鎮、電商小鎮、茶業 小鎮、藥業小鎮、酒業小鎮、養生小鎮、體育小鎮、天文小鎮、航空小鎮等 富有現代氣息的特色小鎮。
預計到“十三五”末期,全省小城鎮將新增城鎮人口120萬人左右,新增城鎮就業人口70萬人左右。到2020年,建成60個左右城鎮人口3萬人以上 的小城鎮,40個左右財政總收入上億元 的經濟強鎮,100個左右農業總產值上億元的特色農業小鎮,20個左右工業總產值超過10億元的特色工業小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