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歐日等國家技術封鎖、產業鏈脫鉤和供應鏈阻斷,我國要做好長期博弈的準備,爭取更大的戰略機遇期空間。借鑒日德美經驗,主動在固鏈強鏈延鏈補鏈、吸引全球一流人才、聚焦大學和研究機構競爭等領域尋求多贏合作,加快對標對接公平合理的競爭規則,利用簽訂的RCEP、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等協定,積極考慮加入CPTPP,持續推進國內產業政策調整和競爭制度改革,在開放競爭中建立高標準高質量的規則、標準和體制,在規則競爭管理中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基礎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水平,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加快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高端躍升。
( 一 )做最好的自己,補齊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短板
抓住全球產業重構機遇,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及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機遇,加快補齊國內產業鏈短板,著力固鏈強鏈延鏈補鏈,實現我國制造業核心產業鏈自主高效,促進產業鏈加快向全球產業鏈的高附加值環節躍升。做優做強制造業核心產業鏈,強化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增強核心產業鏈環節的協同帶動性。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推動核心產業鏈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抓緊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延伸制造業核心產業鏈,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提升核心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補齊制造業核心產業鏈,加大相關基礎設施投入,提升本土產業鏈配套能力。
( 二 )被動中爭取主動,爭取規則競爭主動權
在中美競爭背景下,規則之爭顯得尤為重要,誰掌握了規則制定權,標準制定權,誰就擁有了未來貿易規則的主導權、產業發展的主導權、經濟可持續發展主導權和國際經濟政治話語權。面對美日等國家的圍堵,我國要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申請加入CPTPP,推進中日韓高質量FTA談判,對標國際高標準推進國內改革,在開放競爭中建立高標準高質量的規則、標準和體制,積極應對非市場經濟導向、毒丸條款、長臂管轄等對手發起的規則戰,在規則競爭管理中提高產業供應鏈基礎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水平。
( 三 )以世界一流體制機制,吸引全球一流人才
加快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和團隊,加大高技術人才培育。構建創新激勵機制,試行職務發明實行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落實科研人員股權獎勵遞延納稅、職務創新成果轉化獲得的現金獎勵減半計入計征個稅等優惠措施。實施國際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減免政策。
( 四 )聚焦大學和研究機構競爭,賦予研究機構更大自主性
積極推動創新戰略、科技、人才和知識產權的統一的官產學合作,推進政府、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攻克關鍵共性技術和公共技術研究,構建由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試驗研究、關鍵共性技術和公共技術研究組成的創新鏈。設立專項基金,用于人才培養和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建設,提升我國科研體系質量,增強科研水平、創新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打造由國家實驗室,關鍵共性技術、基礎共性技術、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企業研發中心組成的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基礎研究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加強對研究人員的支持保障和人才培養,充分發揮其創造性。
( 五 )抓住數字經濟新機遇,積極布局數字經濟產業鏈新基建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夯實工業發展基礎,加快“制造強國”建設,以“全面數字化”為目標,加快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基建”。加快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加速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建設等“新基建”,建立數字經濟產業鏈的集群優勢。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構建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