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產業空間布局規劃(2014-2020年)》經濟南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勤介紹,上述規劃主要從“產業布局”與“區域布局”兩個部分對濟南市產業布局做出安排,規劃布局了19個產業和50個產業集聚區。
在產業布局方面,濟南規劃布局了電子信息等10個制造業產業,高技術服務業、金融等7個服務業產業,以及現代建筑產業和現代農業。而在區域布局方面,濟南按“中心城區集聚發展服務業、縣域重點發展工業、縣郊發展現代農業”的布局思路,分“開發區、服務業集聚區、都市農業及生態產業區”三部分,打造50個重點產業集聚區,每個集聚區明確1-2個市級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類別。
據劉勤介紹,在開發區部分,濟南主要是依托各園區現有基礎與資源稟賦,明確濟南市10個省級以上開發區的產業定位與發展方向,逐步解決產業同質化問題,實現市域內錯位發展。而在都市農業及生態產業區部分,濟南主要是對7個現代農業重點園區及南部山區產業方向進行了規劃布局。
長期以來,服務業都是濟南的優勢產業。在最受關注的服務業集聚區部分,濟南將結合當前全市力推的22個重點片區,按照圈層布局原則,由內而外將服務業集聚區分為“老城優化升級區、新城培育發展區、縣域特色旅游區”三個層次。
據了解,老城優化升級區即二環路以內區域,將以文化旅游、金融商務、高端商貿、信息服務等高端服務業為主導產業,重點是在現有基礎上加快產業優化升級,打造成濟南市乃至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核心區,重點規劃泉城特色標志區、金融商務中心區等10個產業集聚區;新城培育發展區即二環路以外的城市規劃區范圍,重點是遵循產城融合理念,結合城中村改造與新城開發,在發展房地產業、推進城區建設、拓展城市空間的同時,重點規劃中央商務區、西客站片區等18個產業集聚區;縣域特色旅游區主要是依托縣域旅游資源及當前重點開發項目,在三縣一市分別規劃布局一個特色旅游發展區,依托旅游項目建設,配套發展房地產、住宿餐飲、休閑娛樂、商務辦公等產業,推進特色旅游區向城市新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