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這里礦產資源豐富,因“黑金”而興,被譽為“煤海”,也有著“瓷都、水泥城”之稱,但資源的枯竭一度讓它陷入發展窘境。而如今,這里滿眼綠水青山,全域旅游蓬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為其開啟了綠色發展的新篇章。這里,是河北邯鄲峰峰礦區。獨特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推動了當地文化、旅游和產業的深度融合,108億元的總投資對該區多個旅游景區進行了全面提檔升級,旅游產業正逐步成為當地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近日,第二屆邯鄲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原民間藝術節在峰峰礦區舉行。“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像一股春風,吹綠了峰峰的山山水水,叫響了峰峰好玩的景點,擦亮了峰峰的旅游招牌,引來了全國各地絡繹不絕的游客。這標志著原來的老工礦區抖落一身塵灰,煥發出新的綠色生機。”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說。
峰峰礦區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滏河源溪水常流,黑龍洞群泉噴涌,滏陽河貫穿東西,響堂山橫亙南北,生態谷林海蔓延,元寶山郁郁蔥蔥;峰峰礦區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磁州窯火千年不熄,響堂石窟鬼斧神工,120余處名勝古跡星羅棋布,11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絢麗多彩。
旅游發展大會開啟了峰峰礦區“礦山變青山、礦區變景區”改頭換面的新篇章。隨著響堂水鎮、響堂生態谷、南北響堂風景區、磁州窯藝術街區、山底地道抗日遺址、藥王谷和滏河源景區、集賢山莊、張家樓藝術公社等一大批旅游景點景區的驚艷亮相,讓慕名前來的游客們眼前一亮。
磁州窯中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峰峰礦區重要的文化印記和文化資源。當地政府全力助推磁州窯文化旅游品牌化、市場化,努力把磁州窯文化旅游產業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將當地的磁州窯藝術街區,以原陶瓷七廠為核心框架建成磁州窯文化產業聚集區和古街小巷,打造成極具磁州窯文化元素集且文、旅、陶等多元產業聚合互動的全屬性文化旅游特色街區,匯聚了陶藝設計制作、陶吧體驗、古玩收藏、傳統工藝、民俗文化、美食餐飲、影視動漫、書畫攝影等諸多業態,成為磁州窯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范例。
磁州窯藝術街區,只是峰峰礦區立足傳統文化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峰峰礦區緊緊圍繞“1231”發展戰略,扭住老工礦區轉型升級這一主線,驅動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北部新區兩個引擎,做強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裝備制造三大產業集群,打造“滏源福地、瓷韻響堂”全域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經濟強區、美麗峰峰。
同時,借著此次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東風,瞄準“滏源福地、瓷韻響堂”的旅游定位,當地拉開了百億投資引領轉型發展的大幕,29個旅游重點工程扮靚散落明珠,60公里峰峰旅游觀光環線串聯全域旅游,200多萬平方米拆違力促全域修復。響堂石窟文化、磁州窯文化、紅色文化、古鎮村落文化、城市文化、工業文化、民俗文化、農業生態文化“八大文化脈系”得到全面包裝提升,轉型中的老工礦區正在向北方聞名、品牌過硬的全域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標疾步邁進。
從日前召開的河北省旅游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河北旅游業發展已駛入快車道,去年接待海內外游客4.67億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4654.5億元,分別比2015年增長25.5%和35.6%。今年前7個月,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41億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372.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3%和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