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印發的《關于實施工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2018—2020年)》提出,全市工業發展要實現“四突破、兩提升、一進位”——
剛剛出爐的《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工業攻堅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2018—2020年)》,為昆明市工業經濟的跨越發展勾畫出了清晰的發展藍圖和具體舉措。該行動計劃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實質要求,力求實現“量”“質”并進、追趕超越。《昆明市工業攻堅考核辦法(試行)》《關于實施工業攻堅項目投資準入標準的指導意見(試行)》也同時出臺。
《意見》明確,將集中培育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清潔載能產業、化工產業3個1000億級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綠色食品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新材料產業4個500億級產業。
《意見》提出,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以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為突破口,積極引進增量,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服務化和特色化發展,完善本地配套體系,提升裝備制造業綜合實力。
按照“推進整車制造、培育完善配套”的思路,以昆明經開區、楊林經開區、安寧工業園區、海口工業園區等為重點,力爭通過3年攻堅,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產能達到50萬輛。圍繞整車制造企業,培育引進驅動電機、動力電池、電控系統、汽車電子、輪轂、輪胎、鋁制散熱器、汽車裝飾件等配套零部件企業。統籌規劃充電基礎設施,加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累計達到500億元,產業規模突破700億元。同時,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做強做優數控機床、高效內燃機、3D打印裝備等。到2020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打造千億級綠色能源產業。科學布局發展以水電鋁(硅、鋰)材為主的清潔載能工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到2020年,確保鋁及鋁加工產業規模達到400億元,確保水電硅材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確保水電鋰材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 新區、昆明經開區、嵩明(含楊林經開區)、安寧、空港經濟區主攻工業,重點從用地指標、項目支撐等方面給予傾斜。西山、宜良、晉寧、富民、陽宗海、呈貢嚴格按功能定位突出打造重點產業。五華、盤龍、官渡等主城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及總部經濟。尋甸、東川、祿勸等北部生態涵養區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在東川、祿勸、石林規劃預留清潔載能工業用地。
支持產業園區加快發展。主城區轉型發展以設計、研發為主的創新型產業或低污染、高產出的都市型工業。支持呈貢區、宜良縣、富民縣等率先開展園區體制機制創新改革試點。支持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重點園區設立貸款風險資金池,撬動銀行資金支持園區開發建設,確保三年攻堅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投入500億元。支持安寧工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把安寧工業園區、五華科技產業園、楊林經開區+空港經濟區打造成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級產業園區。
全力推進創新驅動。到2020年,新增國家級企業創新平臺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0家。扶持和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每年凈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0家以上,到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家,工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實施“互聯網+制造業”行動計劃,在生物醫藥、光電子、食品、機電、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領域,推廣“智能工廠”“互聯網+”等試點示范。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到2020年創建不少于10個國家級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等示范單位,實施節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推動工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