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特別區”)以500萬“大獎”發布中心區概念城市設計“全球征集令”,而這一設計方案明確后,將與其它片區一道被放入特別新城的虛擬城市模型中,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汕、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這座由深圳主導建設的新城,未來將在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細胞深度植入智慧城市的基因,努力實現與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一體化發展。
6月22日上午,深汕特別區首度召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匯報會,提出了上述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方向、目標、路徑。這也意味著,特別新城開啟智慧城市建設的藍圖愈加清晰。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主任產耀東主持會議。
建新型智慧城市,深汕特別區“一張白紙好作畫”
會議首先傳達學習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關部署,隨后聽取了深汕特別合作區智慧城市研究院(簡稱“深汕智研院”)院長羅平關于特別新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方案、智慧深汕大數據工程建設、智慧深汕空間治理管理平臺建設等工作的匯報。
匯報中,羅平全面解析了當前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新形勢、新內涵、新架構、新模式,介紹了全球十大智慧城市以及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情況,并以典型案例詳細剖析智慧模擬城市建設所帶來的改變,使與會人員宏觀了解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進程。
“深汕特別區在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領域擁有‘一張白紙好做畫’的先天優勢,完全有條件也迫切需要建設一座虛擬的智慧城市。”
羅平表示,作為特別新城首家區屬國有獨資企業,成立9個月的深汕智研院目前已吸納了28名高端人才,各項工作穩步展開。深汕智研院將集中各方信息資源,以虛擬城市環境為時空載體,構建“邏輯高度集中”的運行架構;以大數據資源中心和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為核心,實現“物理高度集中”;以安全運維監管體系和安全標準及法律法規體系為依托,實現智慧深汕基礎、數據、應用安全目標。
據介紹,將努力推動深汕特別區與全國首批智慧城市標桿市之一的深圳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實現一體化發展。目前正面向全球征集的深汕特別區中心區概念城市設計方案明確后,也將被放入特別新城的虛擬城市模型中,與其它片區一道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汕、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
結合深汕特別區新城建設重點領域對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深汕智研院在匯報會上提出了近期遴選的21個重點建設工程推進策略,包括深汕泛在感知網絡、政務網絡基建、大數據中心、智慧深汕運行管理中心、智慧深汕展示體驗中心、虛擬城市地理環境、政務大廳服務管理系統、綜合應急平臺系統、公共安全調度指揮中心、三防監控、預警、智能決策系統等。
讓智慧城市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惠及每一位深汕人
深汕特別區的智慧城市怎樣建設?會上,與會區領導及區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為打造富有特色的智慧城市貢獻智慧。
大家認為,深汕特別區作為區域協協調發展的示范區域,新城建設正按照一流標準推進,因此,智慧城市建設同樣要對標國際國內標桿,而且要以建設水庫、醫院、學校這些基礎設施項目一樣的投入對待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新城建設的各個領域融入智慧城市的理念。為了讓智慧城市建設服務新城發展,智慧城市既要在頂層設計上與深汕特別區的各項規劃相匹配,具備前瞻性,同時要實時做好需求統籌匯總和排序執行工作,讓每一項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果都看得見、摸得著,惠及每一位深汕人。此外,作為一座穩步建設中的新城,深汕特別區日新月異的變化,對智慧城市大數據的收集、更新以及數據的精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將智慧城市的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持續性的工作加以進行,久久為功,同時要投入專業力量將工作做足做細。
作為新城的建設者,與會人員在發言中也對深汕特別區智慧城市建設表達了強烈的期待,他們希望這個普惠性的虛擬城市能夠盡早與新城建設接軌,在政務服務、事項審批、智慧交通、智慧水務、大數據篩選運用等眾多領域發揮作用。
發揮智研院“大腦”作用,構建智慧城市新內涵、架構、模式
產耀東在講話中對深汕智研院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我國城市發展實際,順應信息化和城鎮化發展趨勢,為提升城市服務管理水平、促進城市科學發展而做出的重大決策。創新是深圳的根和魂,作為由深圳主導建設的區域,深汕特別區在新城發展之初就要把創新思維落到實處。此次深汕特別區首次組織召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專題匯報會,也是全區一次難得的研究學習會。全區要以提升民生服務和城市治理能力為重點,在新城建設的每個細胞中深度植入智慧城市的基因。
產耀東同時表示,作為匯聚高端專業人才的“新城大腦”,深汕智研院要發揮特別新城智庫、數據庫、人才庫、運營庫等的重要作用,系統梳理深汕特別區對智慧城市建設的迫切需要,加緊制定近、中、遠期工作目標。下一步,全區將通過建設智慧城市的試點,建立深汕特別區智慧城市的新內涵、架構、模式,逐步在全區推廣運用。全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打通平臺、資源共享的要求,在各自領域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設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明確智慧城市建設的組織保障、資金保障、人才保障、制度保障,不斷滿足深汕人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深圳努力打造成為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貢獻力量。
認識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設發展趨勢,是城市的未來。自2008年底由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許多城市將其作為發展重點并積極探索和試點。特別是在2015年,我國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強調要更加以人為本,回歸城市本源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將城市居民感受、提高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評價內容,為建設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智慧城市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有助于緩解“大城市病”,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輕松愉快。智慧城市離我們并不遙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享受到了許多智慧城市應用成果。比如,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智慧醫療,醫生可以通過電子病歷提供的大量參考數據,更加快速精準地判斷患者病情;出行可以通過智能交通技術來有效避堵;一卡在手就可以將生活中的水電、物業費通過電子系統支付;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智慧安防”也進入市民生活……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還會有新的成員不斷加入,給大家創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