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一體化部署逐步完善后,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部署進入深化階段。
今年2月,《“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印發實施,這是全國第一個跨省市的區域“十三五”規劃,也是京津冀地區在“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
《規劃》將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體化布局作為四大目標之一,并提出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理念。
從京津冀地區地方政府人士處獲悉,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期階段各地都制定了基礎設施的綱要,互相之間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目前正在落實階段,今年將在產業的協同發展方面進行重點部署。
事實上,各個領域層面的合作已經啟動。4月21日下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信息化主管部門齊聚北京共同簽署了《京津冀信息化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除此之外,生物醫藥、文化產業等多個產業類型方面,以固安、大廠等為代表的環北京產業園已經顯示出強勁勢頭。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產業承接和協同發展的推進有利于一體化的加速。
產業合作加速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規劃綱要中,產業的承接和協同發展一直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隨著頂層構架的不斷完善,產業的流動和協同發展也在政府和市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進入加速期。
去年,工信部與京津冀三省、市政府曾舉辦京津冀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共同搭建三地產業合作對接平臺,建立高效的產業對接合作機制,推進產業有序轉移承接。
在對接活動中,三地共簽約重點合作項目51個,總投資2900多億元。
隨著產業合作的密集和升級,更多具體的產業合作落地正在加速。在開篇提及的三地信息化會議上,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童騰飛就提出,要促使生產要素流動更加一體化。“比如這次提出的‘工業云合作’將解決生產過程當中需要的各種工具、各種生產資料、各種資源的互聯互通,京津冀產業界都可以從中獲益。”他說。
在這次會議上,作為首先推進的一批合作內容,三地還簽署了4個細項合作協議,包括《京津冀協同制造工業云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京津冀共同推進信息資源共享利用合作協議》、《京津冀電子認證戰略合作協議》、《京津冀北斗應用示范戰略合作協議》。
不僅地方政府間的合作在加強,創新以及產業集群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也在加強。在日前舉辦的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發展論壇上,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宣鴻透露,《中關村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行動計劃(2016——2018)》已經編制完成,三地將推動各類創新主體合力建設以科技創新園區鏈為骨干、以協同發展產業帶為載體、以創新社區為支撐的“一鏈三帶多社區”協同創新共同體。
屆時,京津冀將出現多個類中關村創新社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打造京津冀創新城市群。
創新產業合作將成重點
在轉型升級和產業協同發展的思路下,如何促進產業轉型成為三地協作的重點。可以觀察到,在這個過程中,注重以創新型思維對新興產業進行扶持,對傳統創業進行升級改造成為地方政府部署的重點。
例如,在前述京津冀產業轉移對接活動簽署的項目中,有關工業園區類的項目10個,以大數據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類項目10個,高端裝備制造類項目10個,、新能源、新材料類項目10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類項目11個,通過這些項目的對接合作,將推動京津冀三地間基于產業鏈和生產要素的對接合作和互利互贏。
作為河北地區重要的產業新城代表,固安已經探索出全國領先的模式。十余年前,地方政府引入企業合作模式,與華夏幸福共同開啟探索之旅。
此后,華夏幸福先后在固安打造出、航天、、新型顯示技術、電商物流、現代服務等多個高端產業集群;形成了航天、衛星導航產業園、產業園、電子商務產業園、清華中試孵化產業園、產業園等23個產業園。
專家表示,在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注重創新產業的布局籌劃有利于打造持久的經濟動力。
異軍突起
近年來,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已占據中國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板塊的快速發展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此前,《京津冀三地領域協同發展戰略框架協議》、《京津冀文創園區協同發展備忘錄》等相繼簽署并發布,在頂層設計層面為三地產業協同發展在政策措施、合作模式和合作平臺等方面指明了方向。
近日,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廊坊調研時提出,要按照河北“三區一基地”的功能定位,緊密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內涵,積極發展文化創意、城市旅游、商務經濟等業。
在這場文化的東風中,華夏幸福兩年前提前布局的大廠潮白河經濟開發區已經在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探索方面取得了多項成果。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集團總裁趙威介紹,在進入該領域之初,華夏幸福就將人才、創意、劇本等的聚集放在重要地位,關注“人才孵化”這一產業鏈的前端環節。
在這個過程中,華夏幸福從專業人才培養入手,聯合BaseFX、視點特藝、天工異彩等行業領軍者成立中國影視后期產業聯盟,并先后與相對論教育機構、北京電影學院、韓國振興院等專業機構合作,共同孵化中國文創產業的精英人才、打造優質項目。
在“人才孵化”的基礎之上,為提升文創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搶占發展制高點,華夏幸福在“一個產業園就是一個產業集群”的理念之下,形成了“人才孵化+產業基地”的雙輪驅動戰略,在大廠潮白河經濟開發區打造以影視創意孵化產業園、影視制作產業園、電視傳媒產業園、數字出版產業園四大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目前,大廠文創產業集群已經聲名在外,吸引了韓國CJ集團、樂視虛擬現實、硅谷創新企業FilmPower等行業上下游企業,包括人才孵化、創新工場、后期特效、數字化體驗、數字化舞美等在內的硬件載體已初具規模,涵蓋“人才IP孵化、版權交易、拍攝制作、宣發放映”全產業鏈的軟性平臺生態體系也已基本搭建成型。
作為國內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還計劃推動和科技的融合發展,通過提供完善的硬件載體、運營服務和產業平臺生態體系,華夏幸福將加速文創產業發展關鍵要素和資源的聚集,進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