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濰坊市財政局獲悉,為進一步促進全市總部經濟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提升市區戰略的實施,濰坊市于近日出臺了《濰坊市中心城區發展總部經濟工作指導意見》,努力推動中心城區總部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增強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力和綜合競爭力。中心城區各類企事業單位總部(分支機構)力爭5年內增加200家以上,各類駐濰企業總部(分支機構)的營業收入、利潤、稅收總量等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18%以上,5年內增長1倍以上。
明確發展思路
發展總部經濟,濰坊市將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壯大總量和優化結構相結合、大力引進和重點培育相結合、錯位發展和協調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按照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創新模式、營造環境的思路,立足比較優勢和產業發展實際,積極引進國內外和行業內有重大影響力且具有較好經濟社會效益的企業總部(區域總部)、事業單位、中介機構和社會組織總部,同時做大和做強原有企業總部。支持本土優勢企業在中心城區建設標志性總部大樓,打造產業和行業總部聚集高地,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的發展作為總部經濟發展的著力點,逐步形成種類齊全、分布合理、運作規范、接軌國際的現代總部經濟體系。
規劃十大基地
根據全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架構,我市將立足產業優勢、資源布局和產業規劃,發揮政府和市場的積極性,按照“一主多輔”的原則,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10個重點產業總部基地,打造一批轉型發展和區域經濟合作的標志性園區,提升中心城區總部經濟帶動力、輻射力和影響力。
濰坊總部基地。主要是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建設、市場運作”的原則,通過市場化手段建設濰坊總部基地,吸引國內外企事業總部(分支機構)入駐,打造智能化、生態型總部經濟示范園區。
金融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奎文區金融街和高新區金融廣場,規劃建設金融總部集聚區,增強原有銀行類金融機構金融服務功能,引進發展國內外銀行地區總部和保險、證券、投資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地區總部。
高新技術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高新區6個國家級、13個省級產業化基地和3個國家級、4個省級科技企業,借助濰柴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生物醫藥、軟件、光電檢測等平臺優勢,以生物醫藥產業園和汽車及先進制造產業園為載體,打造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總部基地,重點引進和發展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科技研發等企業總部。
國際貿易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濰坊保稅區的體制機制優勢、政策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著重打造國際貿易交易中心和國際商品展示中心,培育與引進進口商品展示、交易、儲運等國際貿易總部企業的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構。
文化創意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濰坊國家廣告創意產業園,完善西街68、西街99、西街88等公共孵化平臺,規劃建設文化創意總部企業聚集區,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文化創意企業對接,培育引進微電影攝制和廣告服務外包等總部企業或分支機構。
商務會展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齊魯臺灣城,規劃建設魯臺商務會展總部基地,依托臺商服務中心、兩岸交流中心、兩岸產品交流中心、兩岸合作發展中心、政策機制實驗中心“五個中心”建設,重點發展臺商服務、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產品展示營銷、產品合作發展等總部經濟。
現代物流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以“中國物流示范基地”為載體,規劃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及基地,啟動魯東現代物流配送交易中心、山東銀座濰坊冷鮮配送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做大做強“總部經濟、鋼鐵物流、倉儲配送”3個品牌,打造“現代先進型總部城邦,產業融合型總部高地”。
電子信息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園和高新區光電產業園,重點發展以地理信息、測繪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和信息產業為主的總部經濟,大力推進電聲器件、半導體照明、物聯網產品、測繪地理信息等產業發展。
海洋經濟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濱海區職能型總部基地,以臨港工業園、海港物流園、科教創新區等“十大產業園”為載體,重點引進海洋高端化工產業鏈、石化鹽化一體化、海港物流等企業總部。
高端食品產業總部基地。主要是依托中國食品谷,重點發展高端食品加工、研發孵化、產業物流、電子商務、宣傳博覽、培訓交流等總部經濟,打造國際性高端食品企業總部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