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南海區黨政代表團考察順德北部片區時,順德區公布了未來軌道交通規劃并引起公眾廣泛關注。更有媒體指出,順德進入軌道時代。這次順德區公布了未來多達13條的軌道線,記者注意到,一旦這些軌道線建成,不僅是順德,整個佛山的城市空間格局也將發生較大變化,而根據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至2020年),未來佛山將會誕生10座“新城”和一個生態城,這些新城正是未來佛山軌道線密集交織成網的結果,而軌道路網密集的順德北部片區正在其中。
軌道格局
中心區北部將崛起佛山西站大樞紐
熱點探因
順德北軌道線緣何較密
這次順德區公布未來途經順德的13條軌道線中,途經北部片區的多達11條,而在2012年以前,佛山公布的全市近期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也才8條線。據了解,這11條線當中包括,城際軌道3條(廣佛環、廣珠城際、廣佛江珠城際);地鐵線6條(1、2、3、6、7、11號線);有軌電車線2條。目前,廣珠城際軌道已建成,廣佛環線、佛山軌道交通2號線正在建設,廣州城市軌道交通7號線西延順德段已在建設、佛山軌道交通3號線即將建設。
如果拿這一片區與其他區的軌道交通規劃對比,這一片區的規劃相對較多。什么原因使得這一片區軌道線可以規劃較密呢?今年5月,佛山市交通運輸局曾舉辦聽證會,對所公布的“十三五”交通規劃公示稿進行聽證。該公示稿顯示,未來,在佛山中心區的北部,將崛起以佛山西站作為大樞紐的軌道格局,地鐵、高鐵、城際融合交織;而在中心區中東部,禪城以及南海桂城片區也將實現以地鐵為主,城際、有軌電車相輔助的軌道網絡格局,而在中心區西部,這里未來將建設新的客運樞紐,形成道路客運、地鐵、城際互補的軌道網絡。
那么,地處佛山中心區南部的順德北部片區,如果還保留著原來的軌道規劃,未來途經這一片區主要是兩三條地鐵線,這會使得佛山中心區的擴張出現“短板”。所以,從順德此次公布的新軌道規劃方案不難看出,多達11條途經的線路,才使得佛山中心區南部未來也能形成地鐵為主,城際、有軌電車線互補的立體式軌道網絡。這樣一種東南西北的均衡規劃,預示佛山中心區以及相鄰區域未來會成為一個龐大的立體式交通網絡。
第二輪撒網
能否實現“雨露均沾”
在廣佛地鐵開通之前,五區路網的規劃和建設,可以看作是佛山五區并市后的第一次交通撒網布局。這次撒網中,最能促進各區、各組團之間融合的便是佛山一環。然而,近年來,以路網為主的融合方式遇到了瓶頸和困惑。一方面,汽車保有量在膨脹式增長,佛山一環已變得擁堵不堪;另一方面,佛山路網的過境功能和需求也有所提升,在珠三角西岸,佛山的路網已成為許多方向交通流的首選。
過去的路網建設還使得佛山城市空間結構出現了“尷尬”:多年來,各區的城區分散運轉,彼此沒有很好的銜接,經濟也是以組團作為個體式的推進,一些主要的組團如中心組團、獅山組團、大瀝組團、大良容桂組團等均集中在一環這個“環”內,而在環外也只有一個西江組團。這些組團一直缺少除了路網之外的新溝通方式,而軌道交通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
在第一輪撒網中,順德區是佛山一環中的一大受益者,而這次的撒網,軌道交通方面順德依舊是贏家,這次軌道交通規劃的“撒網”有望解決順德城市空間發展的兩道難題:一是如何讓中心城區外的順德居民快速進入中心城區,或者直通相鄰周邊城市;二是順德與其他各組團、城區之間有了一層更快更直接的連接線,這種連接線不會因為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而堵在路上。雖然目前佛山尚未公布新的軌道交通規劃,但有消息稱此次規劃的地鐵線路有望超過14條,這比之前規劃的8條線路無疑多了近一倍,“雨露均沾”讓更多順德區域享受交通帶來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