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增長速度喜人,其中生物醫藥制造業發展速度更快。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了解到,去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經濟總量達到3046億元,其中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同比增長達8.6%,今年一季度增長率達到16.06%。僅去年一年獲批進入臨床的創新藥物就多達50多個,正在開展的臨床研究項目有176個。根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將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豐收年”。
據上海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任傅大煦介紹,去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的經濟總量達到3046億元,增長5.82%。其中,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109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同比增長達8.6%。
生物醫藥的生產制造主要包括化學藥、生物制品、現代中藥和醫療器械。上?,F有藥品生產企業189家,在免疫細胞治療領域集中了全國1/3的研發企業,在基因檢測領域形成了以明碼生物、云健康為主的基因測序本地企業,以及一批基因檢測試劑產品生產企業,有望帶來第四代治療技術的突破;現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975家,以聯影、微創為代表的一批創新企業在新產品的研發上不斷取得突破,打破世界壟斷技術。去年,上海有27個產品進入醫療器械快速審批通道,數量僅次于北京。
上海具有雄厚的新藥研發能力,僅去年一年獲批進入臨床的創新藥物就多達50多個,正在開展的臨床研究項目有176個。然而長期以來,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面臨著“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境況,因為土地等原因,許多在上海完成研發的新藥選擇了在別處建廠生產。傅大煦表示,2016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啟動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將更多的創新成果留在了上海。不用為額外建廠的資金頭疼,個別新藥項目預判可以提前兩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