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的產業版圖上,擁有河南省最大石化產業集聚區的洛陽市吉利區舉足輕重。
2018年以來,洛陽市吉利區緊抓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機遇,以打造中西部最大的現代高端石化產業區為目標,加快推進“四個一批”建設,全力促進“四個融合”發展,切實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努力加強協同創新,不斷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洛陽自創區吉利片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聚集創新資源
2018年,吉利區將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第一動力,不斷聚集創新資源,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讓園區迸發出蓬勃向上的活力。
吉利區成立洛陽自創區吉利科技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解決推進過程中的重要問題;設立吉利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服務中心,協調推進洛陽自創區建設日常工作。同時,加大投入,2018年財政科技支出達到2269萬元,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2.9%。落實洛陽自創區各項政策、吉利區科技創新政策資金255萬元,撥付500萬元支持企業科技研發項目建設。
吉利區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四個一批”建設,促進創新資源集聚。加快發展創新引領型企業,新認定河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備案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2家,入庫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3家。不斷完善創新引領型平臺,新認定市級研發平臺7家,市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家,各級創新平臺(載體)達到41家。加快集聚創新引領型人才,實施“百名英才引進計劃”,引入首批高層次人才29名,并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了保障。
同時,吉利區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強成果轉化,增強產業發展動力。圍繞三大主導產業,推動企業與清華大學、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30余項,高校、科研院所在園區內設立產學研基地12個,實現創新要素不斷聚集。其中,洛陽石化、宏達卓陽與中科院計算所在化工產業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探索進入測試階段;金達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瀝青基碳材料原料開發項目合作進入中試階段;中南大學產學研基地落戶吉利區。做好知識產權創造和保護,落實專利資助政策,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現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2018年,吉利區申報專利288件,授權專利176件,有效發明專利達到68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達到9.71件;新認定市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家,園區登記各類技術合同達到5439萬元,同比增長3倍。
項目為王
大江奔流不息,為有源頭活水;趕超發展征途,惟有項目為王。
為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2018年吉利區狠抓創新項目、重點項目,穩步推進洛陽自創區吉利片區列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洛陽片區發展規劃綱要(2018-2025)》的10個項目,目前已全部啟動,并按計劃穩步推進。其中,洛陽石化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基礎設計已獲得總部批復,項目已全面開工;洛陽石化國VI升級項目鋼構框架施工已完成,配套工程主體封頂,烷基化裝置實現中交;河南南浦集團丙烷-聚丙烯酰胺產業鏈項目已通過環評、安評,正在開展工藝包設計和能評;洛陽煉化九源公司正丁烷深加工產業鏈項目已通過安評、環評,正在進行土建基礎施工;洛陽金達公司瀝青基碳材料原料開發項目完成第一輪中試測試;洛陽煉化宏達公司企業云項目ERP系統建設完成,數據分析應用系統完成90%,電子商務及智能物流系統完成60%。洛陽黎明大成公司的年產1000噸電子級三氟化氮擴能改造、河南中托力合公司的輕油分離三期、洛陽吉通新合纖公司的年產1萬噸新型差別化功能性聚酯纖維等3個項目,已竣工并全部投產;洛陽煉化宏力公司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已全部完成車間智能化改造。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為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洛陽自創區吉利片區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一對一服務;設立吉利區創業創新投資引導基金,基金規模達到1450萬元。
2019年,吉利區將緊抓鄭洛新國家自創區機遇,圍繞以打造中西部高端石化產業區為總體目標,夯實建成高端石化創新服務平臺,出臺支持洛陽自創區吉利片區發展的綜合性政策兩個支撐,切實抓好推進“四個一批”建設,切實推進高端石化產業集群建設,切實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三項重點工作,開創洛陽自創區吉利片區建設新局面。力爭到2020年,該區煉油能力達到1200萬噸/年,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600億元,初步建成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現代高端石化產業區;到2025年,煉化一體化工程竣工投產,煉油能力達到2000萬噸/年,石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建成上下游一體、產業鏈條完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西部地區最大的現代高端石化產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