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天津市房地產業發展建設重點將確定3類地區,即: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濱海新區、近郊區新城。其中,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將重點發展8大區域。
“十二五”期間,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城鎮人口控制在720萬人,規劃新增居住用地約2800公頃(相當于4000個足球場大)。2015年的規劃住宅建設總量約為15840萬平方米,需要新增建設量為47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十二五”期間將繼續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營造宜居住區,提升整體居住品質。同時積極引導拆遷改造地段人口向外圍地區轉移,緩解中心城區居住壓力。環城四區是中心城區未來人口轉移的主要接納地。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預計建設保障性住宅2130萬平方米,約占新增住宅建筑面積總量的45%。
“十二五”期間,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將重點發展以下8大區域。
1.西站地區
該地區將緊緊圍繞建設高品質居住區為主線,把歷史與現代、內涵與外表統一起來,結合新建高端服務業,布置以改善性需求和中小套型為主體的住房項目。
2.天鋼柳林地區
作為天津城市副中心,該地區將引進市級大型公建項目。依托津濱復合型走廊及海河開發的有利戰略區位,大力發展服務產業,整合現有發展條件,在改造舊居住區的同時,建設高品質居住組團。并建設以柳林公園為主的大面積城市級公共綠地,提升整體人居環境品質。
3.文化中心地區
目前本區域建設過程中涉及周邊舊居住區拆遷改造,改造后主要以建設配套齊全、景色優美、生活便利的高品質住宅區為主。
4.海河中游地區
該地區北部片區要著力解決航空城、濱海高新區和開發區西區等產業區的居住配套問題,加大住房建設力度。該地區南部片區是環城四區中唯一以鎮為發展主體的地區,借其潛在的生態價值,可發展組團式的宜居住區,形成獨具特色的小規模居住型鎮組群。
5.北部新城地區
北部新城建設重點將置于高品質居住區及期配套設施開發之上,整合現狀村民聚居地,遷村并點,使土地利用更為集約,城鄉發展更為均衡。
6.危陋平房及城中村改造
“十二五”期間,對中心城區危陋平房進行拆遷改造,涉及房屋52.8萬平方米;在外環線以內環城四區改造46個城中村,涉及拆遷房屋314萬平方米。
7.地鐵沿線及站點開發
地鐵沿線及其站點較適宜布局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以提升其土地使用效率及土地價值。目前,天津市正對地鐵5、6號線近期重點開發的軌道站點進行地鐵上蓋物業的規劃建設策劃。
8.環外新家園
天津市將加大環外新家園的建設力度,主要建設以保障性住房為主體的宜居住區,引導新家園及中心城區邊緣區逐步向“有序、生態、復合”的方向發展。規劃先期啟動北辰的雙青和西青區的大寺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