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華路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釋放出禪城西部的升值潛力。近日,記者從禪城區經促局獲悉,去年禪西新城建成及在建的產業載體有12個,總建筑面積近500萬平方米。目前都市型產業正在禪西新城逐漸集聚,成為撬動禪城產業“騰籠換鳥”的主戰場。其中,華南智慧新城、綠島湖都市產業區、佛山國家火炬創新創業園、歐洲工業園、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和佛山新媒體產業園等六大主題園區正在火熱招商,園區進入“以平方論英雄”的“億元樓”時代。
去年建500萬方產業載體
企業進駐劍指“億元樓”
去年以來,隨著“三舊改造”和城市升級的推進,路網建設拉近了禪西片區與禪城老城區的距離。據悉,禪西板塊開展產業升級改造,除了在建的總規劃面積1.1萬畝的華南地區總部基地智慧新城外,政府還引進七大項目助推禪西板塊“智變”,包括投資30億元的商業綜合體國際水城;歐洲高端裝備制造業中小型企業總部基地歐洲工業園;投資總額5億元的寶馬汽車綜合服務產業園;超過30萬平方米的媒體產業園等。根據禪城經促局提供的數據,去年禪西新城建成及在建的產業載體有12個,總建筑面積約500萬平方米。其中張槎街道建成、在建的產業載體共300萬平方米,南莊一批主題產業園也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在建成的一批產業載體中,以都市型產業為主的主題產業園逐漸發展壯大。記者了解到,目前智慧新城已引入部分國內外500強企業及金融機構,其中源海國金廣場區寫字樓今年上半年交付使用;綠島湖都市產業區A地塊年底封頂,興發、法恩、東鵬三家總部今年上半年將在此全面動工;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一期綜合大樓將于明年5月交付使用;而作為“中德工業服務區”的配套園區,歐洲工業園目前正在與中國歐盟商會協商,爭取引其入園。
隨著禪城都市型產業和樓宇經濟建設進入高峰期,這些產業園紛紛被稱為“億元樓”。張槎街道經濟促進局局長賴華舉例,安德里茨去年稅收就有30多億。“按照目前引進項目的每平方米稅收貢獻率推算,將來一個智慧新城的經濟體量將相當于一個禪城。”賴華表示,智慧新城要做成稅收“億元樓”,所謂“億元樓”就是企業總部和產業主體都集聚在一起的樓宇。無獨有偶,歐洲工業園副總經理歐慶華也透露了要在園區建設“億元樓”的想法,目前園區內已有3家“總部+產業主體”的“億元樓”企業。
企業入園門檻逐漸提高
稅收需達每萬方500萬
主題產業園區作為城市產業“騰龍換鳥”的創新模式,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入園企業準入門檻是否有變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禪西新城六大主題產業園已陸續提高準入門檻,其中歐洲工業園的進園企業需達到每一萬平方米提供500萬元的稅收,都市型產業正進入“以平方米論英雄”時代。
對于禪城招商的變化,禪城區經促局副局長陳嫻認為,這是近年來招商方式往密集型發展的趨勢。“以前是"以畝論英雄",現在是"以平方米論英雄",折射出未來禪城將走以人才、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產業路線,以后招商將不再考慮連片、低矮的項目,而是一棟棟的產業綜合體。”
而對于如此高的稅收標準,會否會把一些成長型企業拒之門外的問題,歐慶華表示,“稅收的入門標準不是誰定出來的,招商也并非一切向稅收看齊,而是有一個專業的評估”。同時,他透露,從目前已經落戶或意向落戶的企業來看,大部分企業都超過園區所設門檻。而對于個別成長性較高的企業,園區也準備了優惠政策。
禪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招商中心主任羅宏獻也表示,為了配合剛起步、有一定前途的科技企業,南莊的綠島湖都市產業區也設定了一個優惠套餐,為入園企業提供技術升級、人才培養、金融支持、政策引導扶持、合作交流等一體化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