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月16號召開的2015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天津市將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重點,加快優質要素資源聚集,重點組織實施“3311”工作,包括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市規劃,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優惠政策互認共享等。
據介紹,去年天津市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參與國家層面頂層設計,研究提出本市有關訴求,并體現在規劃綱要中。組織編制天津市規劃初稿,出臺實施交通、生態、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工作意見,確定“1+11”功能承接平臺。推動建立三地領導高層協商機制,成立雙邊合作協調小組,簽訂11項合作協議,務實合作不斷深入。
今年,天津市將繼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展“3311”工作:做好頂層設計三項工作,落實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承接一批好項目,建立一套“打硬仗”的工作機制。具體來說,三項工作是,完善京津冀協同發展天津市規劃,修改功能定位及支撐依據,充實重點任務;制定配套改革方案,細化市場一體化、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措施;制定協同創新方案,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優惠政策互認共享。三個領域是,交通領域,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搞好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完善海港空港服務功能,統一公路運輸管理,推進軌道交通建設;生態領域,完成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任務,加強能源開發利用;產業領域,編制指導目錄和承接產業轉移指導意見,完善功能承接平臺建設。一批項目是指,出臺實施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工作意見,謀劃集中承載地和微中心,重點承接總部企業、教育醫療機構、行政事業單位和產業投資項目。一套機制是,整合各方力量,完善保障體系,健全工作機制。